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四)

授田令與免賦令在青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擁護。而劉備卻是在書房中靜靜思考。縱觀歷史的走向,徹底廢除人頭稅,才是歷史最終的選擇。但在這個小農經濟為主體,而商品經濟非常不發達、農業也非常落後的年代,人頭稅可以說是國家財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自己若真打算這樣做,以後的大漢帝國是否能夠撐得住?自己又怎樣來尋找新的稅源來彌補財政的空白?

現在拿口賦來做試驗,也是因為如今吏治敗壞,政.治混亂。根據資料分析,青州的口賦基本上朝廷也收不全,就算是收了,天子也是一個五銖錢也得不到,反而是最底層那些里正,鄉魁們貪墨的多。既然如此,素性就減免了。反正這點錢自己還負擔得起,拿這點錢,既為以後稅制改革積累了經驗,又博得了民心,也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只是卻不知道,天下諸侯知道了,如何反應?會不會對自己咬牙切齒?想到這裡,劉備輕輕微笑了起來。

不出劉備所料。劉備自己派遣細作探聽諸侯訊息的時候,青州地面上,各處諸侯的密探也是到處都是。於是劉備的兩大政令第一時間被傳回各州。

授田還好,諸侯還勉強能接受,有一二個有眼光的,還打算照葫蘆畫瓢。反正逃亡的大戶不要太多,荒地到處都是,荒著也是荒著,分給流民也算是收攏人心,為自己地盤聚攏民眾。待到免賦令一出,諸侯就傻眼了。

中原亂成一鍋粥。像劉表、袁術、陶謙、劉虞、韓馥、曹操這些傢伙,或為自保,或為爭鬥。一個個都在磨拳擦掌,厲兵秣馬。養一支軍隊,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當初世祖光武皇帝都養不起太多兵馬,於是下詔免除天下郡國兵。以減輕國家財政的壓力。更何況諸侯們。

打造兵器、甲冑;買騾馬牲口,準備糧草軍餉……到處都要用錢。沒錢怎麼辦?加徵唄。找誰徵?只能是百姓。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多數是地主官僚集團出身,或者是得到了本地官紳地主的大力支援。所以不太可能會去損害自己所代表的一方利益。於是便只能犧牲百姓了。

天下諸侯都這麼幹,所以大家也有點肆無忌憚了。怎麼的,現在荊州這樣,你逃到揚州去,還這樣,兗州這樣,徐州這樣,冀州可能更多,你打算往哪去?

於是百姓們也只能咬牙苦捱,反正天下烏鴉一般黑,故土難離,還是就死在這算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聽說劉君侯在青州行善政,重新根據人丁授田不說,還恢復光武皇帝舊制,田租三十稅一呢。”

“你這訊息太老了,知否,劉青州又行免賦令,民年十四歲以下者,免口賦錢。”

“真的假的?”

“這還有假,你隨便多問幾個人便知道了,大家都在傳呢!”

便有人當街捶胸頓足了,有人見狀,不禁訝然,問足下為何如此?對曰劉君侯為何偏偏守牧青州,不來我州?若為我州之主,我州之民何其幸甚哉!

這個時候,東、西兩位天子,早就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各地諸侯,為了種種目的,田租也好,人頭稅也罷,都是定得非常高的。田租不說三十稅一了,那是想都別想,十五稅一那還算是好的。許多地方都已經是非常嚴苛的十稅一了。

再加上各種攤派、各種稅目。各地百姓再與青州一對比。忽然就發現,青州簡直就是天堂了。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是大漢子民,為什麼青州之民過得如此好,我等卻要遭受無盡的盤剝?膽大的已經棄了田地,換了細軟,冒著天大的風險拖家帶口的往青州遷移了。反正到了青州重新入籍便可以授田,怕什麼?至於路上的匪患,反正也是活不下去了,還不如賭一賭!

膽小的,暗自忍耐的同時,卻也對劉備的期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他們心中,已經把劉備當作了未來的支柱,反覆於心中想著,再忍一忍,再忍一忍,或許過幾年劉青州便會調任本州,到時我們就得解脫了。

劉備並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正如春雨一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悄然改變著一切。他正在閱覽諸侯發給他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