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一笑,道:“你能夠中庸即可,如果東川軍進襲失利,你代本軍給渝州刺史去信,讓渝州刺史尊崇本軍。”
“下官領命。”高刺史起禮恭敬回應。
“本軍累了,高刺史也回去休息吧。”韋扶風溫和道,高刺史起身辭禮離開了。
韋扶風讓親衛去傳令,允許高氏族人離開瀘縣城,留下和起用高氏,出於遮掩誅殺豪族的惡名,穩定瀘州的人心。
韋扶風的顧慮是,一旦有了盡誅豪族的名聲,必然激起蜀地豪族的同仇敵愾,會讓東川軍獲得軍力與補給的支援。
高氏的存在和任職刺史,造成一種豪族內鬥的假象,外地豪族猜想是瀘州高氏與韋扶風合作,造成了另外兩家豪族的覆滅。
......
兩日後,韋扶風拔軍啟程向西。
啟程之前,他召集了大江之北的主官,告知親去戎州收治,瀘州事分成內外軍事。
內軍事依據法規行權,外軍事由都督府長史,轉運司長史和白虎堂的老馮合議行權。
做好了分權安排,韋扶風率領一萬軍力啟程奔去戎州.
他非常信任老馮,但卻理性的限制了老馮權力,沒有讓老馮成為說一不二的最高官員。
韋扶風的做法有私心,也有公心。
他可以信任的賦予老馮節度使權力,但後果造成瀘州官員貌合神離,沒有利益相關,那個願意賣命。
韋扶風置立的瀘州官員體系,讓自上而下的官員,都擁有了實實在在的權力和利益.
有了利益的得失,最少能讓官員和士兵,在心態上希望川南節度的存在。
......
大軍蜿蜒西行,往西的道路並不好走,沒有所謂的官道。
為了安撫軍心,韋扶風也是一身細鱗甲衣,有如武將的步行趕路,只有小雪獲得了滑竿的待遇。
中午,大軍駐紮在一處遍生竹林的山崗。
休息中,五個韋扶風使出的近衛歸來,向韋扶風稟報大軍的情況。
“大人,逃兵很少,不過軍心情緒很不穩。”近衛王瓊回稟。
韋扶風平靜點頭,目光看向張力,近衛張力起禮道:“大人,將士們對於離開新分的田地,很是不捨不滿。”
韋扶風點頭扭視,近衛高山起禮道:“大人,戎州雖然隸屬西川,但僰人佔據主導,僰人是僚夷之中最難降服的野人,驍勇而又反覆無常,將士們不願去與僰人作戰。”
韋扶風點頭,他知道戎州是僰人的勢力範圍,那是個很奇怪的人族,有個風俗是僰人懸棺而葬。
戎州的治所是僰道縣(宜賓),下轄還有屏山縣,綏江縣,高縣,珙縣,南溪縣,鹽津縣。
韋扶風西去戎州,途徑瀘州治下的江安縣,由江安縣進入戎州治下的南溪縣,繼而去入僰道縣。
據瞭解,南溪縣和僰道縣是漢人統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