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75章 金州戰略

韋扶風佇立山崗,望著遠處的東流漢江,等候一個時辰,祖父來到了西園。

韋扶風尊敬的走下山崗相迎,祖孫見面,都是心有靈犀的微笑點頭致意,一起上了山崗。

“扶風,你送來的宦官,非常有用。”祖父肯定道。

“監軍關在大牢,傳出去不好,只能利用一下。”韋扶風嘲弄口氣道。

祖父點頭,說道:“聽聞川南大敗了五萬敵軍,祖父興奮的一夜未睡,心知大事可為。”

韋扶風點頭,輕語道:“孫兒擔心楊守亮進襲金州。”

“不怕,來四萬,祖父據城堅守,五萬及以上,祖父走離。”祖父自通道。

“楊守亮在興元府和洋州有十萬軍力,若是進襲金州,估計出兵六萬以上,因為漢中距離金州不遠。”韋扶風說道。

“哦,能夠出兵六萬以上,這麼說只能走離。”祖父意外道。

“孫兒來到時,看見城池有過修繕,若是能夠堅守兩個月,那可以留守不離,屆時孫兒親率三千扶風軍來此守城,讓五伯父在外圍行事。”韋扶風說道。

“堅守兩個月?漢中若是發兵六萬來攻,只怕很難守住兩個月,而且你怎知楊守亮兩個月就退兵?”祖父說道。

“楊守亮發兵六萬以上來攻,其戰略目的就是嚇奪金州,事實上舍不得耗損太多軍力用於攻城戰。”韋扶風分析。

“事關生死存亡,揣測不可取。”祖父理智的提醒。

“孫兒並非妄加揣測,楊守亮發兵兩萬進取渝州,兩萬軍的主帥獲知川南軍來襲,抉擇了不戰退兵,或許出於楊守亮的指示軍令,造成那個主帥不敢耗損軍力。”韋扶風說道。

祖父搖頭,道:“恐嚇或不惜代價的用兵,全在一念之間。”

韋扶風點頭,說道:“楊守亮兩個月不退兵,川南出兵五萬北征漢中。”

祖父點頭,但又問道:“為何要兩個月?早些出兵不好嗎?”

韋扶風道:“兵不厭詐,楊守亮若是進襲金州,其目的可以靈活轉變,一旦川南出兵早了,楊守亮能夠很快回師去與川南軍大戰,川南軍出兵晚一些,楊守亮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祖父點頭,道:“你是說,楊守亮進襲金州,其目的是引川南出兵。”

“是,川南軍若是北上遠襲興元府,在給養和行軍上處於劣勢,而楊守亮若是南下反襲,能夠水路阻截川南軍的歸途,同樣的,楊守亮不敢出動六萬大軍進襲川南,因為來不及回防興元府。”韋扶風說道。

祖父點頭,韋扶風又道:“另外,金州固守兩個月,楊守亮的興元府,必然遭到很多勢力的覬覦,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東川節度使,還有華商節度使韓建,就是朝廷也會有所反應,若都沒有反應,川南軍只能北上。”

祖父點頭,道:“金州得之不易,固守也好,老夫尊崇朝廷,朝廷應當有所反應。”

“孫兒認為,期望外援不適宜,祖父大人應根據自身實力做出準備,孫兒此次帶來的貢米留在西城縣,另外再發運來一批。”韋扶風說道。

祖父點頭,問道:“弓弩能夠運來一些嗎?”

“川南軍制造的弓弩不堪久用,孫兒可以調來三百弓箭手,但要歸屬五伯父聽用,用於守城的意義不大。”韋扶風回答。

“你的意思,讓五郎在外圍襲擾敵軍?”祖父道。

“出征大軍最怕的是糧道不暢,五伯父在外能夠專攻敵軍糧道,有弓箭手遠襲,能夠減少傷亡,進退自如。”韋扶風說道。

祖父點頭,韋扶風又道:“另外還要聚集壯丁入城,孫兒觀望城內佈局混亂,房屋殘破,可以徵發壯丁修建水利,一旦敵軍來襲,可以讓壯丁入城,改為修整城內,城內的人有事可做,能夠人心安定。”

祖父點頭,讚許道:“你這個策略甚妙,不落痕跡的籠絡民心,增強守城力量。”

韋扶風微笑道:“祖父大人是金州韋氏鼻祖,金州就是我們一族的興隆之地,城池就算不能堪比長安城雄偉,也應當是一片宜居的壯麗福地。”

“說的好,祖父也是有心擴建了城池,容納更多的人口,外來的流民在城中有了家宅,就會淡了歸鄉的心思,否則金州會面臨流民歸鄉的後果。”祖父贊同道。

韋扶風一笑,祖父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耳聽祖父問道:“川南那裡的糧食足用嗎?不要為了支援金州而造成糧荒,說心裡話,祖父更怕你的川南有失。”

“川南的糧食暫時足用,主要是渝州獲得很多存糧,孫兒打算渝州存糧儘量支援金州,瀘州和昌州的農田長勢良好,而西川戰事還未結束,不慮收穫時遭到西川王建的進奪。”韋扶風回答。

“糧食是成敗的根本,不可大意。”祖父語氣加重的囑咐。

“孫兒不敢大意,在大足縣擴建城池屯兵五萬,瀘縣屯兵三萬,外圍建築守捉軍堡形成戰略防禦縱深。”韋扶風回答,祖父放心點頭。

祖孫二人走上山崗,在白雲榭外望著漢江繼續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