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信,韋扶風不再多思的置之不理,他目前沒心思理會姻緣之事。
進入澧州境內,他需要親民,與地方官熟悉,視察城防和重要的戰略要地,付出辛勞的博取底層軍心尊崇。
大娘為他做主納妾之事,涉及舅父楚言和,韋扶風既然抵達澧州,怎麼也得去尊敬楚言和。
抵達安鄉縣城,縣令白宏與屬官在縣衙門口迎接,這是韋扶風定下的規矩,不許出城和在城門迎接上官。
白宏曾經是軍中督監,韋扶風在馬背上,看見了白宏身後的楚言和,他下馬接受縣官們的拜見,進入縣衙二堂說話。
二堂,韋扶風讓縣官們都坐,然後看了楚言和微笑問道:“舅父來了南邊習慣嗎?”
“還習慣,這個季節在安鄉縣,比在長安舒服多了。”楚言和鎮定的回答。
韋扶風點頭,道:“請舅父儘早熟悉地方政事,日後外甥還要倚重他用。”
楚言和微怔,問道:“我不能久留在安鄉縣嗎?”
“舅父若想久留自然可以,不過地方官不能久任一地,舅父和白縣令頂多在安鄉縣留三年。”韋扶風微笑道。
“我喜歡安鄉縣,最少讓我留兩年為好。”楚言和直白說道。
韋扶風一笑,繼而轉問縣令公務,次日離開去往朗州,抵達朗州接到了林清雪書信。
他看過,回信說不必禮見公主,當成一般勳貴即可,不許公主幹涉軍政。
大局上,韋扶風不能公然拒絕皇帝的賜婚。
家事上,公主已然獲得父母認可,他可以做的,只能是暫時置之不理。
......
抵達朗州武陵縣城的韋扶風,開始了進取潭州的備戰,澧州長史兼武陵都防禦使掌書記的李章,成為進取潭州的主要參謀。
李章建議實施孤立和招降的策略,他說潭州西南方向是邵州,現任邵州刺史曾經是前潭州之主的部下,故此邵州刺史與如今的武安節度使周嶽有仇。
雖然有仇,韋扶風軍力一旦進奪潭州,可能使得邵州刺史有了唇亡齒寒的危機,暫且放下仇恨的出兵支援潭州。
邵州屬於熟僚和漢人混居地域,邵州之西,毗鄰黔中道的僚人族州域,漢人稱之為黔東生僚。
韋扶風的統治,獲得很多黔北僚人族歸附,但只是鬆散的名義隸屬。
黔中道的僚人族很難真正隸屬,追溯大唐帝國盛極之時,也做不到真正的官治黔中道。
李章建議招降邵州刺史鄧處訥,許諾鄧處訥長久自治邵州,歸降的條件之一,鄧處訥出兵協助韋扶風軍力進攻潭州。
韋扶風采納了李章的建議,雖然他調了重兵進奪潭州,但荊南軍和鄂嶽軍虎視湮州和朗州。
潭州的周嶽,有可能向洪州的鎮南軍鍾傳請援,所以最好是速戰速決,使得戰爭損耗越少越有利。
李章請行出使,親自跑一趟邵州說服鄧處訥。
邵州刺史接受了招降,條件是邵州治,成為類同黔中道州域的土官,意義就是能夠世襲的土刺史(土司)。
李章代韋扶風答應了條件,韋扶風給予認可,他最想奪取潭州,獲得戰略性的守禦優勢,對於邵州不甚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