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歸來,帶回的資訊是邵州刺史出兵五千,李章出使期間,川南軍力已然開拔去往潭州,武陵都防禦使甘鳳池統帥。
三萬五千出征潭州的川南軍,加上邵州的五千軍力,韋扶風覺得拿下潭州不難。
李章一回來,他率領三千護軍離開武陵縣,親自去往潭州督戰壯勢。
一路向東南進發,韋扶風一身細鱗甲衣,與虎賁衛一起步行趕路。
李章受不得苦的坐在糧車上,軍中所有的車輛都用於輜重,韋扶風此去,事實上兼職了軍需運輸。
黃昏紮營,李章在韋扶風大帳一起用飯說話。
韋扶風主動了解邵州情形,瞭解邵州之西的僚人族情況,聊說黔中道,意外獲知黔中道的真實情況。
李章說,黔北地域的僚人族,大體形成三片勢力。
一個是佔據朗州的雷滿,辰州和溪州的僚人族尊崇雷滿,據說雷滿的出身就是溪州僚人族。
韋扶風進奪朗州,對於朗州西南毗鄰的溪州和辰州,暫且不予理會。
溪州和辰州隸屬黔中道,韋扶風對於黔中道的僚人族,採取懷柔策略。
韋扶風不願樹敵,傾向保守官治之地的立足,他曾經集結大軍掃滅戎州僰人族,那是因為僰人族不肯相安,屢屢挑釁他的統治立足。
掃滅僰人族目的,也有練兵,彰顯節度使權威,震懾其它僚人族的重大意義。
李章說,一個是思州田氏,思州田氏佔據烏江水道,其在黔中道的統治根深蒂固,
勢力範圍是思州為統治中心,向南征服了費州,錦州(銅仁地域),充州,業州,獲得很多僚人族歸附尊崇。
思州,位於黔州的南方,州治沿河縣,一條涪陵江(烏江)貫穿黔北地域。
烏江發源播州境內,流過費州,思州,黔州,直至涪州流入大江。
因此,烏江水道是涪州和黔州,與黔中道能夠深入溝通的重要商路。
思州刺史田氏,隸屬於大唐帝國的世襲土官,屬於黔北地域的豪族霸主,諸多僚人族尊崇的蠻酋首領。
田氏世襲思州土官,可追溯到隋朝年間,其始祖曾經被隋文帝任職黔州刺史。
那時候的黔州地域人文,類同今時的生僚地域,田氏一步步征服立足,形成思州豪族田氏。
黔州漸漸演變,成為朝廷任職刺史的流官地域。
韋扶風早就知道思州田氏,並不怎麼在意,思州田氏屬於熟僚地頭蛇,實力不足以威脅黔州統治。
思州刺史接受過黔州招安,名義上隸屬於黔中節度使,彼此相安的通商互利,駐紮涪州的五千僚人族軍力,其中就有五百田氏兵力。
李章告知的資訊,讓韋扶風心生警惕,他獲得黔中節度使官職,出兵進奪黔州和涪州,以及渝州南方的南州和溱州。
後來,黔州刺史張文成,向他稟告了黔北很多州域的歸附,其中有思州田氏。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