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正式表演

第一組的劇本《祈雨》,描寫華北平原的農夫們眼見氣溫回升,大風使得土地水分蒸發嚴重,而去年秋冬又少雨,冬小麥開始返青卻由於天干日漸枯黃時出現的場景。

這組只有3個同學,2個農夫和1個跳大神的角色,不幸的是方才衝進教室的其中一人飾演祈雨的大巫,在表演的剛開始就會上場,然後一直敲神鼓跳神舞,直到祈雨失敗被農夫們戧殺才結束表演。

整日祈雨的大巫越跳越慢,跪在地上磕頭的農夫也從祈求期盼到絕望憤怒,衝上神臺質問大巫緣何天公未下雨,他們明明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上蒼,為什麼天公依然不滿意!

狡辯再三的大巫在農夫的推搡間跌下神臺,就在農夫們拿大巫血祭天公不久,淅淅瀝瀝的春雨悄然而至,歡天喜地的扔下面目全非的大巫及放乾鮮血的少女歸家。

短短的十分鐘內要表現出這麼豐富的內容有些困難,農夫的情緒被學員的吹鬍子瞪眼呈現出來後文熙就見劉姥姥的臉色很臭,倒是飾演大巫的學員由於體力不足及疲憊飢餓的緣故,反倒是將大巫演出了層次感,得到了三個人中唯一的及格分。

《老鄉》的劇本相對簡單,4個學員都體現了他鄉遇故知的欣喜,不過故事有主次,角色有主角與配角,而劇本的主角只有一個!也就是說,這場短劇出現了配角搶戲的情況,如果文熙站立的方向放置了一臺攝像機的話,一定能發現有好幾次主角的正臉都被配角擋住,或者主角被迫出現側臉或背影面對鏡頭的情況。

可以說《老鄉》的4位學員所呈現的表演單個拎出來都很出彩,卻沒有體現出角色間的和諧,劉姥姥眉頭緊鎖記錄了滿滿一頁紙的注意事項,然後在他們的考評成績下都寫上了—1!

從第三個劇本開始,表演的難度開始直線增加。《孝莊秘史》裡順治與董鄂妃的婚姻本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其難度可想而知!

文熙記得舒美人當年可是因為這部劇廣受好評,而昨天他分發劇本的時候飾演董鄂妃的人並不是這個學員!也就是說,4個角色出現了變動!

劉姥姥對著評分表上的演員角色及學員名稱看了許久,筆尖輕輕抬起又放下,原因無他,這組學員的表演遠遠比前兩組學員優秀!

飾演董鄂妃的學員身上天生有一種江南才女的溫婉內秀,順治帝從董鄂妃踏入宮門起眼珠子就沒有從賢妃的身上離開過,孝莊面對順治的無奈、對董鄂氏的警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博果爾的生母聽聞宮中喜事時想起兒子慘死時的痛恨也能被人輕易感受到!

簡直是合適的劇本遇上了合適的演員,最後呈現了最好的效果!可以說如果節目組後期能給他們配上《孝莊秘史》的原聲,這一小段表演的水準已經達到了電視劇播出的標準!

文熙很激動,恨不得自己就是順治帝,恨不得自己衝上去換上那個男演員,如果是他來演的話,效果還能更好!順治帝與孝莊的對手戲能出彩三分!

果然,劉姥姥給這4位學員的分數都不錯,除了扮演博果爾生母的演員沒有加分以外,董鄂妃及孝莊都加了1分,就連文熙認為可以取而代之的順治帝都加了0.5分!

3組表演結束,最後一個劇本就是文熙他們組的《張謇傳!》

清朝每三年開恩科取士,適逢西太后六十大壽,文熙飾演的傀儡皇帝光緒在朝臣的建議下特開恩科,父命難為的張謇第五次進京趕考,從鄉試、會試一直到殿試,張謇一共花了三十五天。

朝廷取60進士之後需要經過殿試才能評比出狀元、榜眼、探花,不過慈禧顯然打算玩點別的。

飾演西太后貼身太監的同學捧著光緒無奈寫下的聖旨來到士子居宣讀聖旨,右手高舉明黃旨意,左手輕拖拂塵昂著下巴出來的模樣就讓劉姥姥眼前一亮。

只見大太監清嗓再三後張謇跪下接旨,接著屬於太監獨有的尖細嗓子在教室裡響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適逢聖母皇太后六十大壽,皇上為表孝心特設壽宴,準進士六十名入席,欽此!

張謇跪謝聖恩後伸手去接聖旨,然而大太監並沒有放手。

哦,接聖旨得打賞!

張謇拽下腰間的荷包將印信拿出來塞進袖口,彎腰並雙手捧著荷包遞到大太監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