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正式表演

“公公辛苦了,士子居簡陋,這點東西還請公公別嫌棄,買碗茶水潤潤嗓子!”

“那咱家就不客氣了。咳咳,張公子,聖母皇太后六十大壽,皇上特設壽宴,那些個黃白之物當壽禮太俗氣,是故太后娘娘准許爾等六十名進士都寫對賀壽當壽禮!”大太監將手指深入口袋一搓,是銀票,還有好幾張,算你小子識相,那本公公就提點你幾句吧!

“太后仁慈,皇上仁慈!謝公公指點!”張謇彎腰又是一拜,大太監也不是貪得無厭的人,受了禮轉身就走。

張謇回到書房後苦想,太后六十大壽,自己又是第六十名進士,應該把這名次的六十跟太后壽慶的六十聯起來才好。飾演張謇的威武漢子滿屋子翻書找靈感,最後右手握拳砸在左掌上,有了!

太后壽誕六十花甲輪流轉返老還童千千歲

佛祖治國二聖臨朝天地應大清江山萬萬年

張謇一氣呵成直寫到底,落筆時年字的最後一筆高了些,成了出頭的年。

六十大壽前一天的晚上,西太后在百官陪同下前去觀賞賀幛賀聯,光緒自然隨侍左右搶了大太監的職位,託著慈禧戴滿寶石護甲的手走進大殿。

賀幛賀聯全部掛在乾清宮賀壽的廳堂裡,張謇的一幅,掛在第六十位進士的位臵上。

西太后從頭看起,當看到第六十幅時,眼睛突然一亮:噫,這是誰寫的?龍飛鳳舞,不但字寫得好,內容也好。六十花甲輪流轉,讓我六十歲之後從頭活起,又把佛祖、二聖用得恰到好處。

西太后滿意地直點頭,不是有人反對老孃垂簾聽政嗎?此聯說我垂簾聽政應天順人,惟其如此,才使大清江山萬萬年哩。

西太后一看落款地方的名字,忍不住脫口而出:好!好!只是這‘年’字出了頭,好象多了一點,不知是何道理。

張謇就跪在旁邊,他看得清楚,聽得明白,連忙跪地叩頭,說:

啟奏太后,“年”字頭上本無點,只緣玉帝施恩典,敬祝太后福壽添,百姓人家出頭年。出頭年乃民間俗語,意思是苦日子好容易過去,從此步入好光景。

此話好象醮了蜜糖,西太后聽了嘴巴更像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隨口說了句玩笑之語:“哈哈!倒有狀元之才!”

西太后話音未落,張謇伏在那裡立即又是一陣磕頭,一邊磕一邊說道:“太后、皇上英明,謝太后、皇上恩典,祝太后、皇上萬壽無疆萬萬歲!”

西太后太后頓住擰眉,這本是開心時的玩笑話,他張謇怎麼當起真來了呢?若說欽點狀元,那是皇帝的事,你現在謝恩作甚?

慈禧見到皇帝不滿後轉念又一想:金口玉言,君無戲言麼,呵呵,那她就來個將錯就錯!

於是慈溪收起笑容正色道:眾卿聽著,多蒙皇帝孝道,文武忠心,在哀家六十大壽之際恩科取士,又特地將狀元郎排在六十花甲之位,藉此吉日良辰,借哀家之口恩准加封。為上應天意、下順民心,準各位所請,加封JS舉子張謇為恩科狀元!

眾臣高呼太后英明,其中以張謇為甚!

文熙又氣又怒的站在原地,卻不敢讓慈溪發現只能惱怒地雙手握拳縮排袖口裡,嘴上還得說著“皇爸爸慧眼識英才”,最後沒等宴會結束就藉口身體不適離席而去!

自此表演才算結束,4個人站成一排朝劉姥姥及其他同學深深鞠躬,劉姥姥徐徐吐出口氣,放下筆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她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