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篇 靈官峽

靈官峽

(一)

陳家棟和妻子戴雲靜、父親陳書恆以及母親李保芳開著私家車向靈官峽駛去,匆匆忙忙的行人穿梭在來來往往的車輛中讓市井的氣息愈加濃厚,啁啾的鳥鳴附和著叮咚的溪水在斑斕的畫卷中勾勒出了原野的溫馨,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終於來到了靈官峽,陳家棟在遊客服務中心買了四張票便和家人踏上了吊橋,吊橋晃晃悠悠猶如坐在顛簸的小舟中,走到吊橋的中央時他們看到吊橋的中間鑲嵌著幾塊透明玻璃,陳家棟和妻子戴雲靜從玻璃上踩了過去,而父親陳書恆和母親李保芳則繞了過去,走過吊橋他們看到前面的山崖上雕刻著“靈官峽”三個大字,他們停下腳步映入眼簾的是寶成鐵路工人雕像,在寶成鐵路工人雕像的後面是夜走靈官峽浮雕牆,浮雕牆的上面是作家杜鵬程的散文《夜走靈官峽》。

陳家棟和妻子戴雲靜、父親陳書恆以及母親李保芳來到了秦嶺大自然藝術館,秦嶺大自然藝術館裡分佈著幾十個展櫃,展櫃裡放置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奇石,有的奇石是猴子摘桃,有的奇石是孔雀開屏,有的奇石是雄鷹展翅,還有的是滿漢全席,陳家棟和家人趴在滿漢全席的展櫃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琳琅滿目的奇石像一桌豐盛的大餐撞開了食客的味蕾。之後他們又前往了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進入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他們首先看到了人物蠟像和勞作工具,有作家杜鵬程和鐵路工人的孩子交談的雕塑,有開山鑿石的雕塑,有挑扁擔的雕塑和鋪鐵軌的雕塑,接著他們還看到地面上出現了“夜走靈官峽”五個大字,繼續向前走他們看到了籮筐、扁擔、草帽、獨輪車和架子車。看完了這些勞作工具他們看到頭頂掛著一條橫幅,橫幅上寫著寶成鐵路通車典禮,走入寶成鐵路通車典禮的室內場景,他們看到了寶成鐵路順利通車的相片,看到了賀龍元帥和聶榮臻元帥參加通車典禮的相片,看到了放像車廂的相片,看到了售貨員賣貨的相片,看到了旅客乘坐的相片,妻子戴雲靜招呼陳家棟快來看旁邊的影像,陳家棟俯下身子看到了旅客閒談的影像和婦女縫補鞋墊的影像,繼續朝前走他們看到的是寶成鐵路全境地形圖,火車從寶雞始發然後經過秦嶺山脈再經過成都平原最後到達成都,他們被勞動人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所折服,在一次次的讚歎聲中他們離開了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

陳家棟和妻子戴雲靜、父親陳書恆以及母親李保芳來到了小火車體驗區,他們看到站臺上寫著“靈官峽站”四個大字的標牌,標牌的下面書寫著“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遺址”的文字,在站臺的旁邊是一間售票廳,小火車司機招呼他們坐上火車開啟這段奇妙的旅程,小火車穿過漆黑的隧道來到了一個停靠點,這個停靠點是馬蹄灣站,他們走下小火車來到了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他們看到馬蹄灣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彎,這個大彎讓陳家棟想起了號稱天下第一灣的乾坤灣,之後他們又坐上小火車向前方駛去,望著窗外的美景他們不知不覺抵達了終點站,站在終點站的觀景臺上觀望了許久他們又坐上小火車回到了起點,之後陳家棟和家人懷著依依不捨的感情離開了靈官峽。

(二)

陳家棟和朋友白少峰說說笑笑來到了遊客服務中心,他們買了兩張門票後走上了吊橋,吊橋的下面是波濤滾滾的嘉陵江,嘉陵江的河水滋潤了兩岸的草木也滋潤了巍峨的山川,吊橋的不遠處是寶成鐵路新線,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帶走了五六十年代的艱苦記憶,留下了充滿歡樂與微笑的讚歌,走過吊橋他們來到了寶成鐵路工人雕像前,鐵路工人目光堅毅手臂高舉彷彿要將陡峭的天塹變成通途,而在寶成鐵路工人雕像的後面是夜走靈官峽的浮雕牆。

陳家棟和朋友白少峰轉向左側來到了秦嶺大自然藝術館,秦嶺大自然藝術館珍藏著一件件精美的奇石,這些奇石有的像猴子摘桃,有的像花開富貴,有的像天狗吞月,還有的像金雞報曉,他們加快步伐來到了最後一個展櫃,展櫃裡擺放的是滿漢全席,望著這一桌石頭宴他們的口水已經流到了嘴角。接著陳家棟又和朋友白少峰前往了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他們看到裡面有作家杜鵬程和小孩交談的雕塑,在雕塑的旁邊是作家杜鵬程的個人簡介,之後他們還看到了鋪鐵軌雕塑、運沙土雕塑和爆破山石雕塑,繼續向前走他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勞動工具,有扁擔、獨輪車、鐵錘、鑿子、鐵鍬和鐵鎬,看完了人物雕塑和勞動工具他們停止了腳步,“夜走靈官峽”五個大字在昏暗的場館內忽隱忽現,接著他們看到了寶成鐵路全境地形圖,曲曲折折的鐵路線飛馳在崇山峻嶺中像一條巨龍連線了空間與時間的橋樑,在寶成鐵路全境地形圖的一側是秦嶺架橋全貌相片,他們一邊討論一邊張望,走了十幾步他們看到了火車模型,火車模型有蒸汽火車、綠皮火車、動車以及高鐵,他們望著這些火車模型感嘆中國交通的迅猛發展和時代的巨大變遷,看完了火車模型他們又在一組組靈官峽的風景照前駐足,這些照片有的是春季的靈官峽,有的是夏季的靈官峽,有的是秋季的靈官峽,還有的是冬季的靈官峽,一張張多彩的照片定格了美麗的瞬間讓現實變成了歷史的片段。他們離開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後不知道接下來去哪裡遊玩,朋友白少峰提議他們前往嘉陵江親水文化區去坐竹排,走下河堤他們和其他幾個遊客準備乘坐竹排,船伕讓他們穿好救生衣,然後啟動竹排向深水區劃去,隨著竹排的前行一幅幅天然的美景出現在他們的眼前,他們看到了高山、綠水、野鴨、天鵝、楓林和遊艇,陳家棟立即掏出手機拍下了綠水青山間的美景,旁邊的遊客一邊呼叫一邊也拿著手機拍起了照片,之後他們又坐著竹排回到了岸邊,船伕和他們一一告別後消失在了繁花似錦的畫卷中,而陳家棟和朋友白少峰走上吊橋離開了靈官峽。

(三)

陳家棟開著私家車獨自一人去靈官峽遊玩,他將私家車停在停車場然後抽了一根香菸,抽完煙後他又買了一瓶飲料,之後他在遊客服務中心買了一張門票走上了吊橋,吊橋前面的山崖上鐫刻著“靈官峽”三個大字,遒勁的字型從上而下像傾瀉的瀑布飛進了雜亂的草叢中,他望著“靈官峽”三個大字眼角泛起了淚花,靈官峽不僅有迷人的景色還有鐵路工人不屈不撓的工匠精神,他睜大眼睛看到了作家杜鵬程的散文《夜走靈官峽》,這篇散文出現在語文課本上也出現在了愚公移山的記憶裡。

陳家棟帶著欽佩的情懷走入了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在他的面前有一尊尊人物蠟像和一件件勞作實物,首先他看到的是開山鑿石雕塑,接著是挑扁擔雕塑和鋪鐵軌雕塑,他拍了兩張照片後繼續向前走,不一會兒他看到了勞作實物,有籮筐、扁擔、草帽、繩索、炸藥、獨輪車、架子車、鐵錘、鐵鍬和鐵鎬,一件件生鏽的勞作工具沾滿了血與汗譜寫了人定勝天的序曲,他穿過昏黃的燈光抬頭看見了寶成鐵路通車典禮的橫幅,進入寬闊的場館他看到了旅客閒談的影像和婦女縫補鞋墊的影像,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將他拉回到了那個充滿幹勁的時代裡,他感覺自己就坐在那列火車上,列車員熱情地招呼著他,旅客親切地關心著他,他感覺自己的臉頰和心臟一樣滾燙,之後他來到了火車模型的展櫃前,小小的火車承載著成千上萬個民眾的心願駛向了夢想的遠方,他閉上眼睛感覺自己長出了一雙翅膀,這對翅膀帶著他飛過嘉陵江飛向了幸福的彼岸。

陳家棟氣喘吁吁地來到了小火車體驗區,他看到站臺的牌子上寫著“靈官峽站”,而旁邊是一個售票廳,他坐上小火車開始欣賞靈官峽的美景,小火車一會兒行駛在隧道中一會兒行駛在山澗中,他眼前的景色也跟著一會兒黯淡一會兒明亮,十分鐘左右小火車到達了終點站,他望著蜿蜒盤旋的道路感覺意猶未盡,之後他打算乘坐竹排回到起點,船伕不緊不慢地划著竹排來到了他的身邊,他穿好救生衣坐著竹排徜徉在天地之間,楊樹、柳樹、柏樹、松樹、榆樹和楓樹連成一片,蒲公英、打碗花、野菊花、婆婆納、夏枯草和蛇莓連成一片,狗尾巴草、馬齒筧、灰灰菜、牛筋草、車前草和小蓬草連成一片,望著山間的花草樹木不知不覺他們的竹排靠了岸,他走下竹排繼續遊玩靈官峽的其他景觀。

陳家棟穿過茂密的叢林來到了生態觀光區,他走上懸空棧道緊靠著垂直的崖壁,崖壁上長滿了野花野草還有嶙峋怪狀的石頭,他彎著身子加快腳步行走在棧道上,潺潺的細流碰撞著岩石在風和日麗的光影中跳起了婀娜的舞姿,走了一公里左右他來到了羌人幽谷,高高低低的山谷猶如歡快的音符在草地上打著節拍,綠油油的草地留下了遊客的足跡也留下了一抹回憶,走過羌人幽谷他的面前是高山流水,一條細長的瀑布好像一條緞帶將山崖分割在了兩邊,飛濺起的水花擊打著花花草草也擊打著大自然的心跳,之後他走上了古棧道,古棧道已經破敗的只剩下一條羊腸小道,他踏著這條羊腸小道好像一個勝利的王者遇見了自己的城堡,走了半個小時後他碰到了一名導遊,導遊告訴他這條路途有羌族生活遺蹟和三國古棧道遺蹟,他嚮導遊說了聲謝謝後踏上吊橋離開了靈官峽。

(完) 完稿於: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