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篇 長孫故里

長孫故里

張廣執行走在香泉鎮的街道上,街道的兩側是一排排仿唐的建築,這些建築有的是便利店,有的是藥店,還有的是理髮店,而在街道的攤位上有賣涼皮的,有賣鍋盔的,有賣油條的,還有賣油糕的,接著他向前走看到了榨油店、餐飲店、水果店以及書店,而在街道的攤位上有賣臊子面的,有賣油潑面的,還有賣麻花的,他買了一捆麻花繼續朝前走,街道上有五金店、零食店、珠寶店和文具店,而在街道的攤位上有賣男裝女裝的,有賣兒童玩具的,還有賣化妝品的,走到街道的盡頭他還看見了家紡店、汽修店以及手機店,而在街道的攤位上有賣鞋子的,有賣農具的,有賣鮮肉的,還有賣蔬菜的,他走完整條街道後坐上了回家的班車,雖然長孫故里不是一個特別著名的旅遊景區,但它流傳下來的故事像一個美麗的夢托起了斑斕的幻想點燃了幸福的花火。

張廣運走過一段水泥路來到了長孫皇后廣場,廣場的前面佇立著一塊銅雕,銅雕上雕刻的是長孫皇后鄉居圖,而在廣場的東側停泊著三四輛私家車,這些私家車排成一排猶如一頂頂撐起的帳篷,在私家車的旁邊安裝了健身器材,有單人腹肌板、單人健騎機、划船器和高低槓,有單人漫步機、肩關節訓練器、單人平步機和兒童蹺蹺板,還有跑步機、雙人坐蹬器、三位轉腰器和腰背按摩器,離開長孫皇后廣場張廣運前往了香泉亭,走了十分鐘左右他來到了香泉亭,香泉亭的水常年不斷流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潭,清澈的泉水哺育了香泉的一草一木也哺育了幾百戶村民,他捧起泉水喝了一口又向唐蛟龍寺走去,唐蛟龍寺坐落在偏僻的角落中,層層屋舍將它掩映起來只露出一個角隅,雖然唐蛟龍寺有些破敗但牆上的壁畫卻非常精美,繽紛的色彩勾勒著神仙的畫像把美好的瞬間凝聚在方寸之中,繚繞的煙霧掙脫了蕭條的束縛把冰冷的漠視變成了虔誠的祝福,在唐蛟龍寺的外面還放置著幾尊石像,有石獅、石人、石磚和石砫等等,看完了唐蛟龍寺他準備去看北魏石窟,走了大約一公里的路程他來到了石窟的腳下,在陡峭的山崖上有三座石窟,其中的兩座石窟已經空空如也,還有一座裡面有一尊佛像但風化嚴重,他越過荊棘小心翼翼地爬到了北魏石窟前,然後在佛像前拜了拜祈求來年萬事順遂。

香泉鎮在北魏時期建立了南由縣,古南由縣的人口以鮮卑族拓跋氏為主,後來,從黃河以北移居過來一部分拓跋氏人,而當地的拓跋氏首領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為了跟移居過來的拓跋氏加以區分,皇帝便給當地人賜姓長孫氏,隋朝的時候,南由縣出了一個將軍叫長孫晟,他是李淵的拜把子兄弟,後來隋煬帝懷疑李淵反叛,便舉兵討伐,長孫晟也因此受到牽連,為了躲避追捕,他就帶著懷孕的妻子回到了老家南由縣,但是追兵依舊窮追不捨,走投無路之下,長孫晟就讓妻子跳進了南峪湖裡,當時湖邊住著一位長孫姓氏的老者,他看見湖裡有一隻烏龜,背上馱著一個女子,老者二話沒說就把這個女子救下了,後來這個女子生了一個女孩後,不久便去世了。

張廣運沿著羊腸小道向裡走,穿過楊樹林、柏樹林,又穿過柳樹林和榆樹林,經過半個小時的路程他來到了長孫皇后母親衣冠冢前,望著高大的墳丘他的思緒馳騁在戰火紛飛的大唐裡,無數個孤獨的身影簇擁在一起拉開了太平的序幕,沒有哪場戰爭不會停息也沒有哪個盛世不會到來,在血與淚的碰撞下干戈變成了玉帛苦難變成了福音。看完長孫皇后母親衣冠冢後他又折返了回去,走過小徑他來到了浴聖池,他踏上曲曲折折的棧橋進入了一座涼亭,坐在涼亭裡望向一望無際的池塘,池塘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蘆葦池塘裡開遍了爭奇鬥豔的荷花,他急忙拿出手機將池塘的美景收入相片,一抹綠意夾雜著沁紅色的光澤在詩情畫意的卷軸中徐徐展開,之後他走過棧橋進入了怡心小築,怡心小築的佈局使他想起了江南的園林,山體、水系、建築和植物相映成趣,漫步在小小的空間裡好像遨遊在煙霧縹緲的仙境中,他在怡心小築裡品了一杯茶後走到了知青小院,知青小院承載著當年知青下鄉勞動插隊的記憶,他在院子裡看到了石碾、獨輪車、大車、水井、麻繩、犁鏵、木鍁、鐮刀等等,走進屋內他看到了軍裝、袖章、錢幣、茶缸、收音機、水壺、電話、紅寶書等等,而在外面的牆壁上寫著某某語錄和大大小小的標語,他認真品讀著那些激昂奮進的文字,好像又回到了那個熱情似火的年代……

老者一直撫養著這個女孩,老者還有一個兒子,娶了個媳婦王氏,王氏對女孩很不好,女孩六歲的時候,老者去世了,嫂子王氏每天就讓她到後山上去放羊,走之前還要給她塞一斤麻,讓她在放羊的時候,必須把所有的麻擰成繩,有一次女孩病得特別厲害,在山上暈倒了,等她醒來時,發現羊吃飽了,麻也全部擰成繩了,她就覺得非常奇怪,第二天就故意裝作暈倒,這才發現從湖裡爬上來一隻烏龜,烏龜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女子幫她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原來這個女子就是曾經搭救過女孩母親的那隻烏龜,烏龜的祖先曾經被女孩的祖先買下來放生,為了報恩就一直默默地保護著他們的後人。

張廣運走過一條巷道來到了孫家大院,孫家大院是清末時期的大戶宅院,孫家大院一直秉承著耕讀傳家、鄰里和睦的傳統,是一個人丁興旺、家風淳樸的大家族,他帶著欽佩的情懷走入了屋舍,屋子裡擺放著奢華的傢俱和各種筆墨紙硯,他細細觀賞著這些物件彷彿自己正拿著筆墨勾畫著理想的藍圖,之後他前往了皇后山莊,皇后山莊是一個帶有北方特色的民宿,民宿裡陳列著沙發、茶几、桌椅還有土炕,坐在土坑上吃著農家飯那是一種神仙般的日子,離開皇后山莊他又去了皇后研學中心,皇后研學中心的房子裡坐著兩三個六七十歲的老學者,他們對香泉的歷史故事和長孫皇后的傳說故事耳熟能詳,在皇后研學中心的山牆上掛著各種榮譽獎牌和大氣磅礴的字畫,他望著這些獎牌和字畫發出了連連的讚歎聲,張廣運向老學者們告別後來到了農家土特產展銷區,展銷櫃裡放著花椒、辣椒、核桃和板栗,放著油酥餅、肉夾饃、羊肉泡饃、臊子面和漿水魚魚,還放著馬勺臉譜、皮影、剪紙、泥塑和西秦刺繡,他一會兒看看核桃一會兒看看皮影,一會兒拿起板栗一會兒拿起泥塑,這個捨不得放下那個也捨不得放下,思量好久之後他終於挑中了一尊泥塑,離開農家土特產展銷區他繼續向前走,一棟棟古樸的農舍迷住了他的眼睛,農舍的牆壁上是一幅又一幅絢麗的彩繪,彩繪描述的是長孫皇后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點點滴滴,而農舍的庭院裡傳出了一陣陣說笑聲和一串串的打鬧聲,他看到有的農人在澆花,有的農人在下棋,有的農人在乘涼,還有的農人在聊天,看著他們幸福的樣子他的心底也湧起了一絲幸福,平凡的日子浸滿了酸甜苦辣浸滿了風吹雨打但也埋藏著萬家團圓的故事,在熟悉的足跡裡在熟悉的身影裡他們總能發現熟悉的面孔,這些面孔帶著燦爛的笑靨溫暖了窮困與落後,飛上了一條寫滿家國情懷的康莊大道……

女孩長到十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她跟往常一樣到山上放羊,突然她聽到一陣刀戈碰撞的聲音,她本來打算回家,但看到一個渾身是血的少年將軍朝她走來,於是她將少年將軍攙扶到附近的山洞中,給他包紮好傷口,並且帶來了一些食物和水,原來這個少年就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李世民非常感慨,許下諾言,等李家打下江山的時候,一定要接女孩入宮,以報答她的救命之恩,這個女孩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一直生活在嫂子家裡,有一段時間,她嫂子梳頭髮時找不見梳子,就懷疑長孫皇后拿走了,於是悄悄跟隨著長孫皇后,看到她走到南峪湖邊解下頭巾之後,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像瀑布一樣散下來,於是心生嫉妒,回家之後就說是家裡出了妖精,還請來了法師作法要除掉長孫皇后身上的邪氣,法師正準備用一根長鞭抽向長孫皇后,突然從天上落下來一隻龜殼蓋在了長孫皇后的頭上,第二天,李世民就帶著人馬親自來迎接長孫皇后,而她的嫂嫂王氏為了獻殷勤,就跪在地上做踩凳,長孫皇后剛一上馬,王氏就變成了石頭人,後來村裡人把那一塊石頭叫做上馬石,長孫皇后進宮以後,有一年老家遭了災,村民們食不果腹,但是衙門還照常徵收賦稅,村裡年長的一個老者就去尋找長孫皇后,他打聽到長孫皇后要出宮,就在大街上攔下了馬車,細細地向長孫皇后訴說了原委,長孫皇后隨即奏請皇上,免除了家鄉一年的賦稅,並給每人賜了一條黃腰帶,以示恩寵,從此香泉就留下了綁黃腰帶的習俗。

(完) 完稿於: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