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崇禎將這個任務佈置給那幾個工匠,到今天,剛好兩天。
之前崇禎給他們的時限是三天時間,能夠提前一天完成,已經算是不錯了。
若是他們是在楊尚帶崇禎前去檢視整體情況之前做出,崇禎必然也會為此感到精神一振。
不過此刻,已經有楊尚的珠玉在前,崇禎並不覺得他們商討出的所謂體系,能夠有多麼有用。
“嗯,那就轉道順帶先去一趟匠作會吧。”
到底是自己佈置任務,對方奮力完成。
儘管崇禎已經有了更好的,但是前去看看,鼓勵鼓勵也是可以的。
畢竟,雖然現在的他對工匠的要求就僅僅只是農具生產,所以楊尚這套先秦鍛造流程已經足夠,但是這套流程不可能一下子將全國的工匠都納入其中。
另外的工匠體系,肯定還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只不過大機率對崇禎現在著重的大農業發展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已。
等到崇禎來到匠作會,裡面的七人已經恭敬地在門口迎接他了。
之前他欽點的八個人,如今除了負責先秦鍛造體系的楊尚之外,其他人都在此處。
見到崇禎到來,幾人自然紛紛跪迎,而崇禎則是立刻讓他們起身,進去為他講講他們所規劃的工匠體系。
“陛下,您請看。”
制定處的工匠體系,自然不會僅僅停留在他們的口頭上,進去之後,一本冊子便被他們遞到了崇禎手上。
崇禎一邊慢慢翻閱,一邊衝他們說道:
“你們給朕講講,這套體系是什麼樣的?”
“是!陛下,這......”
在崇禎的翻閱之中,當先的工匠老老實實開始講起了,他們對這個新的工匠體系的設想以及規定。
總體來說,這套體系仍然是在以往工匠體系的基礎上做的改良,很多細節上,都是照抄原本的工匠系統。
不過,這也很正常,或者說崇禎對他們的要求也就僅僅是這樣而已。
兩三天的時間,這麼點人手,想要當真重新塑造一個完全不同的體系,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夠草草塑造,造出來的東西也一定是粗糙缺漏不詳細。
所以,他們的這個做法,是完全符合崇禎所求的。
當然,這只是大的框架層面。
在細節方面,他們做的改動還是頗多的,這些,也正是他們現在主要講述的東西。
“對於工匠的管理......”
“在工匠們自己創造的獨門打造手法與發明的工具,則......”
......
工匠的管理這一塊,既然是由幾名工匠所撰寫,那麼自然比起之前寬鬆了很多,而且還為具體管理增加了很多的補丁,確保官吏們對他們的剝削不會太大。
這一塊,崇禎不置可否,只是讓他們將涉及官員的部分暫時先記入另冊,不入其中。
畢竟,現在的崇禎朝,雖然官員數量理論上來說也不少,但是全部都是村令與村尉。
除了村令村尉之外,整個朝廷,就當真沒有一個官員了。
現在以及短時間內,負責管理工匠的,肯定還是專職的吏員。
既然都還沒有官員,自然也就暫且不需要將對官員的要求制定,畢竟都說不好之後負責這一塊的官員會是什麼職責什麼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