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三章

尤其是如今,太祖朱元璋已經同意讓新大明範疇內,農作物的產量翻倍,這樣一來,能多種一畝地,就相當於以前多種兩畝地。

這樣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於是,崇禎在春耕二字上畫了個圈。

然後,農令。

農令二字寫下,崇禎同樣沉思甚重。

他所設想的農耕體系,農令是相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天下耕種,效率有高有低,哪怕同樣是良田,也有人能夠畝產千斤,有人卻有的收成就算不錯。

若是有農令作為指導,幫助所有農民更好地耕種,哪怕只是讓村落裡的村民們多產出一成的糧食,那也絕對是功德無量了。

如今,一個農令管轄三個村子,這肯定不至於管轄不過來,但是顯然,一人管轄三個村子的農耕,比起一人管轄一村來,產量肯定會更低一些。

除了極少數能力極強的農令之外,崇禎感覺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這批新報名的農民之中,他感覺肯定再找出不少合格的預備農令,但是,偏偏尋找他們需要的時間卻需要太多了。

就這樣沉思了小半個時辰之後,崇禎總算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般,應當可行。”

既然如今幾乎所有農民都期望能夠擔當農令,而崇禎現在最看重的又是春耕,那便透過村令,傳下訊息:

本次春耕的耕作情況,將會作為能否擔任農令的重要稽核標準,只有自己春耕做得好,才有更大的可能擔當農令。

而第二輪的農令篩選,也將會放在春耕結束,田裡沒有那麼忙的時候進行。

這樣一來,只要百姓們對擔當農令的心足夠熱切,那麼春耕就不僅不會被報名農令這件事情耽擱,甚至會因為大家都想當農令,而讓春耕的情況變得更好。

反正,新挑選的農令肯定是趕不上這次的春耕了,既然如此,那乾脆往後放一放,倒也不影響整體的進度!

當然,這也不是不會造成壞的影響。

大家如果都趕著春耕的進度以及耕種範圍,就很有可能產生為了多耕種,於是乾脆隨隨便便耕作,只為多耕耘播種幾畝地的情況。

這件事情肯定也需要注意,不過,崇禎準備將這塊的監督交給農令。

“這樣一來,還可以看看這一批選擇的農令們能力如何。”

當然,崇禎也不會將這麼重要的任務完全交給新上任,還什麼都不懂的農令,村令村尉這邊也會相應下令,令其協助。

雖然村令村尉們可能對農耕的事情不怎麼了解,但是,哪怕只是讓他們經常在村子裡給村民們宣講不得隨意耕作糊弄朝廷,都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崇禎又仔細琢磨了一小會,確定沒有大的問題之後,便開始細緻研究,將這件事情細化為一條條詳盡的政令,以便於下達之後各村令村尉們能夠清楚無誤地執行。

同時,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此次報名的村民中,若被選拔出農令,那麼同樣會對村中官吏進行記功。

將村子的興盛與村中官員的升遷繫結在一起,再以體系以及鄉間巡查軍、警衣衛等進行監督,確保官員不出現糊弄、偽造等情況。

這樣一來,官員們自然就會更加用心,全副心思與朝廷一同進步。

做完這一連串的事務之後,崇禎舒緩一口氣,靠在椅背上休息,心中情不自禁又想到了太祖。

之前《大明鄉間管理法條》就讓國運有了驚人增長,不知當下農令相應的條例下達,農令們紛紛就位之後,國運又是否會又有巨大增幅?

“朕只願國運常漲,大明永存!”

————————————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正默默研究著眼前的國運之氣,心中的震驚甚至有些化為了疑惑。

是的,就在農令的任命,隨著鄉間巡查軍的將士一個村落一個村落下達的時候,正在修行的朱元璋便發現,新大明的國運,竟然再次突飛猛漲。

之前《大明鄉間管理法條》下發,是一道道如同大明火運一般的鮮紅氣運,如同星星之火,點點燎原,以至於將新生大明的氣運,全部變成了亮堂的紅色,且總量直接上漲了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