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御著戰爭所在的中心,崇禎當下卻並沒有將滿腹心思全都用在山海關之戰上。
如今山海關中的將士全都是太祖加持的雄壯新軍,單獨士卒拉出來,就明顯比別家的精銳都要更高一個檔次,士氣更是直接拉滿;
將領方面,直接是接受了開國大將鄧愈英魂洗禮的鄧文明,雖然比起真正的大明開國統帥來說,可能差點,但是在這明末也絕對稱得上當世名將。
這樣的隊伍,再配上山海關這等巍峨雄關,不出意外的情況下,輕鬆堅守數月那是一點問題都不會有。
畢竟說到底,戰爭打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方面,新大明正值春耕時期,不少軍隊當下都在鄉間巡守,算是大明略輸一籌。
但是,如今春耕已經接近尾聲,最多數日之後,便能全部完成。
這樣一來,天時方面,兩邊算是打了個平手。
南面的李自成也同樣如此,大順所掌領的土地,幾乎全部都是遭災且被肆虐過的,加上闖軍大敗歸來,春耕本來就沒做什麼指望,天時方面算是同樣在新大明之上。
天時說完,再說到地利。
新大明儘管因為崇禎自覺暫時沒辦法管理好大片的土地,所以佔據的地方並不大,但是北有山海關,南則正好兵臨黃河。
南北兩邊,一為雄關,一為大河,全都是險要關隘。
所以儘管兩面都有可能受敵,但是新大明防守的情況下,無論針對滿清和還是大順,都是完全佔據地利的。
至於人和。
軍隊計程車氣,無論是滿清還是大順,哪裡有一個能夠比得上大明?哪怕是他們中,士氣最高昂的隊伍,只怕也比新大明軍隊中,士氣最低落的還要低吧?
歸根到底,來文的,比執政,那確實是在和崇禎比。
但要是給新大明玩硬的,那和他們對線的那就不是崇禎,而是大明太祖朱元璋了!
來軟的,大家自行好好發育,至少都還能有安穩的時機,畢竟新大明也還在積蓄力量測試體制,正在逐步改善自身的執政能力。
如果其他的朝廷,能夠好好維持當地秩序,那麼崇禎也不會太心急火燎地擴大地盤。
但是,要是來硬的,打其他地方,也就是會死傷大量將士,但是在新大明這塊,那就是大量軍馬直接被收為對方的軍隊!
“這戰爭來的倒也正是時候,朕正好也差不多要將村令體系推廣到整個新大明所轄之地,到時候,管控這麼大的地方,需要的兵力也絕不會少,正好可以收一波敵軍!”
原本“只需要”處理城中政務以及村令們的上報奏請的崇禎,在滿清大軍進犯,李自成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自然也多出了額外的一摞軍事相關的情報需要檢視分析,還多了相應的軍務需要處理。
本來就因為春耕以及城中日常雜務忙得不行的崇禎,至此開始,每天是必須忙到天黑月明才能解決一天的事務。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想要去實地考察一下農令們的適應情況,也根本抽不出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也只能這樣安慰安慰自己。
結果,一轉眼就發現,眼前居然出現了太祖的身影。
“太祖?您這是......”
崇禎剛發完牢騷,就見到太祖當面,情不自禁有些尷尬,站起身行個禮,朱元璋對著他點點頭。
“當下,農令事宜才剛剛開始,這才是你最需要用心管理的事情。山海關的事宜,你就不必如之前那般操心了,全權將指揮權交予徐允禎即可。”
頓了頓,朱元璋又加了一句:
“屆時,就算出了什麼問題,我也會相應去管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