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王朝初期確實只要把土地分給百姓就行,甚至分地不均都沒問題,一樣可以出產足夠養活天下的糧食。
但是這不是君王的能力,而是王朝初期都會有的情況。
聽了崇禎講述,那些被選出來,能夠擔任農令的百姓,所具備的能力之後,朱元璋連連點頭。
他確實是從底層百姓一路殺到登基,但是現在的朱元璋終究還是離百姓太遠了。
此前的他,以為這些所謂農令,不過就是些老農,經驗更足些罷了,但是看了那些文書,他才知道,原來農業一道,竟然也能有人走得出類拔萃。
“好,此令,確實很好!”
聽完講述,朱元璋再次稱好,但是,卻沒有說其他東西,並未再給崇禎許願的機會。
此前的朱元璋,都是把崇禎當成一個小孩子一樣看待。
儘管崇禎已經三十多歲,但是在朱元璋看來,卻仍然是一個需要教導,需要培養的孩子。
而且,還是一個已經敗過一次家,所以這次需要更加小心仔細看管,不要讓他再把家給敗了了孩子。
此前村令之時,之所以給崇禎一個許願的機會,讓崇禎可以得到他的幫助,也是基於這個想法。
但是,聽完崇禎今日所講的這一席話之後,朱元璋卻感覺,這個後代皇帝,已經成熟了,已經有了合格皇帝的樣子。
可能會有人覺得如今崇禎的執政之策,也不過針對一個方面,甚至可以說完全只在農業方面有所作為,這似乎不算特別成熟或者說優秀。
但實際上,身為皇帝,只要能夠在某一個方面有所影響,在其他方面只要正常操作,別玩騷操作,就足夠名垂青史。
尤其是重視農桑或者重視休養生息,哪怕上手時,國家窮困,只要堅持,那麼大治之世一定能到。
除了秦皇漢武,唐宗明祖之外,其他的皇帝,能夠在正面出名的,基本上也就是在治理朝政或者休養生息方面有所成就罷了。
只要國家的國力修整上來,那才是真正的成就,而農業的整體提高,自然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個體現。
於是,稍稍聊了幾句之後,朱元璋便直接離開。
崇禎雖然對太祖就這樣離開,感覺有些失落,但是想想,如今的他,似乎也沒有太多想要的。
至少短期來看,現在他想的就是將新大明的農業好好提高,這一塊需要的幫助,太祖已經給到:今年,凡是新大明所覆蓋之土,收成盡皆翻倍!
這樣的幫助,對於剛剛建立的新朝來說,已經相當巨大了。
就算太祖再說讓崇禎說出一個請求,崇禎似乎也沒有太多能夠講的。
於是,稍稍失落了一小會之後,崇禎便再次全心投入到了政務之中。
忙其他事務耽誤的時間,此刻都要趕回來,政事就是這樣,特別重大的或許難得一見, 但是一般日常的、瑣碎的政務,卻每天都能冒出很多。
解決這些問題,讓國家的政令能夠正常運轉,也正是以往朝廷存在的一大意義,只不過在這新大明,整個朝廷的事務,都被崇禎帶著執筆監全部擔下了便是。
如今,大明由崇禎建立的三大監,全都忙碌不止。
執筆監每天幫助崇禎解決日常政務,而且遇到各種其他事宜也基本都會找執筆監的人來幫忙,這個崇禎最早建立的監司,也是當下最忙,涉及的範疇最大的監司;
專為村令所建立的村辦監,則主要負責所有涉及村令村尉的政令,這一塊因為村落的工作量比較小,而且政令重複度高,所以不算太忙;
但是,除了這些日常事務之外,村辦監還需要按照崇禎的設想,將針對村令村尉們的各種命令製成制式的空白政令,以更加系統更加方便地管理村落,這一塊的任務量也不小。
最後就是可以說最忙的理政監,所有吏員上報的情報,首先都需要經過他們分析整理,然後才會送到崇禎、其他監司手中。
每天僅僅是村令村尉的日常日報,便有一千多份,加上城內的吏員們以及“陪同”在他們身邊計程車卒,也都要每日上報情況,這又是兩三千份,可以說每天理政監處理的文字,都能上十萬字,而且還都是言之有物的內容。
但是,晚上的時候,崇禎卻突然收到了一份不屬於這三司的報告。
看著上面的內容,崇禎臉色瞬變,這,竟然是山海關送來的情報,關外的滿清,開始試探性攻打山海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