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愜意的呷了一口純正雲霧山茶,喝完茶的黎叔,周扒皮的精神算是被他繼承了,透過單向可視玻璃,他仍然不放棄注意手底下人的小動作。
反正就是一句話,那些拿了業績的,就要狠狠的敲打,重點的“照顧”,然後還是“照顧”,還就不信了,誰能放著提成不要裸辭還!
至於那些仍然在划水的,黎叔調整身體,用近乎躺在椅子上的坐姿,先記賬,耐心勸導之,等到他們拿單子之後,一塊把老賬新帳全給他們清算清算。
黎叔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多特多,他們雖然人到了中年,雖然他們覺得自己表現出來的模樣,在鏡子之中確認了自己無數次,確認無誤的以為那就是成熟,那就是英明睿智。
其實這類人一直躲在隊伍最後面,從來不打算跑到前排帶動一下隊伍計程車氣,看起來他們這類人是一個外向型活潑的,但根本上面講,就是一種特別不自信的表現。
比如楊江在第一次大單子的票子,成功的算在了工資的那一刻,網癮青年爆發出了升級後的喜悅,於是他就向著黎叔表達過善意。
可是黎叔是什麼人物?
怎麼可能接受別人的主動表示?
那在黎叔看來,就是明晃晃的施捨!
那必須用自己去拿才行,而且不僅僅是虛榮心問題,一個剛剛入職不到幾天的新人、菜鳥,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拿了一個單子,還舔著臉給自己送那幾張票子。
黎叔是差那幾張票子的人嘛?
誰不愛錢?
誰不需要恰飯?
誰是用愛在發電?
黎叔老人家是差很多錢,不是楊江那一點。
但是生活中總會有點戲劇性,自從那之後,平均每兩天輸出一個單子的楊江,一個人帶起了這家公司的門面,這讓公司裡面的很多人出現了不同反應。
茶水間,楊江悠閒的接了一杯開水,正打算回到座位上衝泡果珍,身後不遠不近的傳來一聲陰陽怪氣的低聲咒罵語氣:“傻叉一個”。
不用問,這是一個把楊江當成大敵了,能噁心一分是一分。
翻了一遍周易,這本是楊江忍痛買來的,原本打算投入到遊戲浪潮的大業中,他覺得遊戲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糧食——書本也不能少,甭管能不能看懂,每天翻一翻,在裡面看到一些不懂的句子,楊江覺得那不懂的句子,就是在暗示自己,很顯然就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丟他個叉叉的,那個二叉,他在看什麼?”又是一個不和諧,不能說出口的髒話飄入楊江的耳中,他覺得自從齊總辦公室出來後,沒有應該得到的誇獎,卻到了如今這群陰險小人整天在眼前出現。
楊江真的不能理解了,哪有老闆不喜歡幹活的員工?
自己這麼努力,雖然是為了自己,但是間接的也為了公司輸出了更大的業績,為什麼會被這麼對待?
“哎呀,你快看,那個二叉,又站在視窗前面發呆了,他以為他誰啊!”
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楊江完全理解這幫子小人,自己得不到總會發酸,就像籮筐子裡面的螃蟹,一隻螃蟹輕鬆的爬出筐子,但是一群的時候,總會先把目光對準別人,遠處夠不著,也懶得夠,身邊接觸到的這幾個假朋友,一定要把他們拽下來。
楊江決定發動群聊軟體裡面,那群好友的力量,為自己做一個是去是留的決定。
祖龍:在嘛?有事找你商量。
網友A:請說!
祖龍:在公司待的不開心,拿不到主意是去是留,給個意見。
網友A:拿不到主意,就已經可以走了。
楊江覺得很有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還想聽聽不同意見。
同學A:走就走吧,囉哩囉嗦的幹嘛。
同學B:不知道你是不是哪裡受了刺激,怎麼總感覺你有點被迫害妄想症。
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
楊江決定對他們在關係圈子裡面,做一個拉黑出來。
朋友也要保持點距離啊,才能體現他們的價值。
格子間幾乎在每次楊江走過後,都會帶起這幫子小人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