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終於散去。
殿下紹從城主府上離去。
從府裡一步步朝外走去。
宴席上左右的官員,紛紛離席向殿下紹作揖。
殿下紹走一步算一步就要停下來,向上前道賀的官員回禮。
殿下煥,殿下衝二人見了殿下紹如此,心底都是百般不是滋味。
最可笑就是三殿下殿下衝,也是當朝晉元帝的子嗣,雖說比殿下紹差點,但同樣的殿下,但他現在如此高的威望,而自己呢?
想到這裡,殿下衝痛飲一口悶酒。
殿下煥心底也是不平,連喝了好幾口悶酒。
至於背地裡的世家們,也是臉色難看至極。
殿下煥搖頭道了一句:“還是大哥有手段啊,三哥,你以後還能壓住大哥嗎?”
“以往父皇心未定,尚有可為,但現在民望甚高,太子殿下豈是我等可以打壓。”
殿下煥點頭道:“我明白了,希望這次可以和大哥真真正正的冰釋前嫌吧,得罪了他將來後患不小。”
“此事不論,眼下說什麼還是太早,攻心為上。若是王相站在我們這邊,再加上世界大臣們支援,內閣就是二對二。如此話語權我們也能多些,朝局也可維持。”
“不好說,咱們可是一直勸不動他王相,只要他不肯,我們也無可奈何。
現在又多了那些個新進的舉人官員們,大哥的地位在內閣還是穩如泰山。”
“哪又未必,這一次王相學徒回城,我們不如勸勸他,他與我們可是有年誼啊,又是王相最得意的門生。”
“這倒是一個辦法。”
二人看向眾官員們還禮的殿下紹,對方有如此好人緣,在官員中有如此聲望,這是他們沒有料想的,想到這裡他們二人不約而同嘆了一口氣。
這一段路不長,但至少有幾百名官員向殿下紹道賀。
“太子殿下一封少年說文章震驚公卿,下官心中仰慕已久。”
“太子殿下,大家就盼著你一正風氣,匡扶天子,我等終於等著這一日!”
“太子殿下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次取得金科狀元可一興朝廷正氣!”
“恭賀殿下了,殿下愛民如子實至名歸!”
“太子殿下,在朝為殿下,在外為院長,事功之學如斯也,下官願效太子殿下事功之學,終身行之。”
面對如此多官員向自己道賀,殿下紹心底有一等感動。
這就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能不識君'。
有上有父皇與王相的支援,下有百官的擁護,自己的事功之學,正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天下讀書人的支援。
他並非是一個人孤獨前行,多少有志之士都是我的知己,身上滿滿的肩負著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
現在他榮升成才書院的院長之後,終於是可以有一番作為,到了大展拳腳的時候。
如此他又何愁前方沒有支援我的人呢?
此時此景,自己何必拘著。
殿下紹停下了腳步,目光掃過向自己祝賀的百官,他當下抱拳道:“多謝諸公期許。在下不才,常自問所學常所為事?每當夜間反思,在下告訴自己就是為了不負聖賢之教。何為聖賢之教?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的好。”
眾官員齊聲喝彩,不少年輕的官員激動之下,流下了眼淚。
午後的陽光正落在殿下紹的身上,眾人仰視這位年輕的太子殿下彷彿光芒萬丈。
此刻此景殿下紹不由豪情滿懷,何為絕學,事功之學,何為開太平,努力創辦學院。
此心堅定,我定有一番作為的!
“今日就請諸公與在下一併為父皇盡心,為天下百姓盡力!在下多謝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