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屠龍盛會 第八章 空谷走蛟

江西,南昌城。

自打在城外桃花谷偶遇法相與林燕兒後,朱欽靈便邀請他們一同回城。

知己相逢,奈何天公不作美,回城後又是接連一週的大雨,讓人不禁心生悶意。在南昌城西的小院子內,朱欽靈每日與法相暢聊佛道之法與見聞趣事倒也逍遙。林燕兒的身體漸漸恢復元氣,但仍然懼怕生人,時刻跟在朱欽靈身邊不捨離開,這讓朱欽靈十分無奈。

雖然自己也很喜歡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可無論晝夜都粘著自己確實十分尷尬,就連入廁出恭她都要在外等著。法相戲稱此乃前世宿緣,才有今生重逢。

一週時間轉瞬即過,藥老收到朱訓楨飛鴿傳信,讓朱欽靈與其迅速動身趕往南京。正好法相也在外遊歷日久,欲返回殘露寺探望師傅。

至於小林燕兒,朱欽靈三人商量後覺得將其留在已無任何親人的南昌城無異於葬送其性命,帶著她前往南京又不方便,更何況南京之行兇險未卜,只得先找個地方將其安頓,然後再去南京與父親匯合。

商量完後,三人便相約次日一同走陸路從江西趕往湖廣,把林燕兒安頓在安陸故人處,而後在安陸分道,法相繼續北上回殘露寺,朱欽靈與藥老則取水路順長江東下直抵南京。

翌日,大雨停歇,難得賺一個晴天出行,朱欽靈與法相等人一大早就來到城門。這一行四人引得路人紛紛側目:一名俊秀的和尚,一名英氣勃發的少年,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外加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女囡。

四人並不在意旁人眼光,將行囊都放置於馬背上安然出城。

出城後四人跨上駿馬一路向北馳騁,林燕兒年幼便與朱欽靈共騎一匹紅棗馬,藥老與法相自然也通曉騎術跟在其後不在話下。

出城行了大約半日,四人在一處山坡稍作休息,順便吃些乾糧淡水。

手中飯糰剛吃一半,遠山重巒處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轟鳴之聲,而後驚起大片飛鳥黑壓壓一片向這裡飛來,旁邊休息的三匹駿馬此時也受驚般嘶鳴不已。

朱欽靈三人心中暗道一聲糟糕,立馬躍上駿馬向山頂狂奔,仍呆坐在地的林燕兒還沒弄清發生何事,便被朱欽靈一把攬在懷中也帶上馬背。

年幼的林燕兒不知世事,但閱歷豐富的藥老、法相與朱欽靈可異常清楚,看此情景,多半是洪水來臨的前兆。

果不其然,大水頃刻將至,攜風雷之勢把四人方才所在山坡完全淹沒,湍急的水流在山谷間怒吼,所過之處盡變一片澤國。

法相看著山下湍急的洪流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剛遭兵禍,又逢水災,願我佛慈悲,渡化江西難民。”

藥老卻在心中苦道:遭此大水,看來難以按時趕往南京匯合,希望不要出現什麼變故。

朱欽靈觀此洪水,心中突覺有些怪異,近日雖連續暴雨,但河流容水量遠未到達臨界值,為何會突發如此巨大的洪水?從洪水的走勢來看,也未按照河道向南的方向流去,而是衝破河道穿過山谷一路向東急流。

林燕兒可沒三人想的那麼多,只是緊緊地拉著朱欽靈衣角,睜著一雙驚恐的大眼睛看著山下的洪流,尚且年幼的她怎見過此等自然巨觀?

藥老年老成精,此時也看出些端倪,疑聲道:“此水著實怪異,不似一般洪流。”

法相微微凝神觀察片刻說道:“洪流雖湍急卻並不四溢,越河道而向東流,好像是有意東行一般。”

見二人同樣疑惑,朱欽靈忽想起《天罡氣訣》中記載:水中常潛有蛟,身長丈餘至數十丈不等,形似龍,無角,修習千年得道者,可沿江河入海化做潘龍,此過程即為“走蛟”,走蛟過程常伴狂風暴雨、江河暴漲、洪水等威力巨大的自然景觀。

如果是“走蛟”,洪流為何會越過河道匆匆向東奔走?萬一水流不足此蛟豈不是會困死山谷?如果不是走蛟,那此波洪流就更匪夷所思......思慮至此,朱欽靈按耐不住心頭好奇,便吩咐藥老留在山頂照看小林燕兒與馬匹行李,自己與法相跟隨洪流向前一探究竟。

南京城,十里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