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古道人指了指桌上的殘局,笑道:“聖僧乃當世高人,想必自然知道這‘五步定華山’的典故吧。”
相雲道:“前輩過譽,這個典故晚輩倒是聽人說過,講的是道家高人陳摶老祖與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以華山為賭注下棋的故事。當時,趙匡胤眼見自己就要贏棋,正自沾沾自喜。不料,陳摶老祖連下五步驚天妙手,竟然扭轉局面,贏下了棋局。”
恆古道人拈著鬍鬚,指著棋盤道:“不錯。棋局未了,鹿死誰手卻還不一定。有時明明勝勢已定,沒成想最後幾步卻功敗垂成;有時明明窮途末路,但柳暗花明間卻又充滿生機。這就是下棋的魅力,也是人生的奧妙。勝負只在彈指一揮間,當真有趣得緊。”
相雲續道:“後來,宋太祖趙匡胤信守承諾,奪得天下後,果真免去了華山的稅賦。陳摶老祖本是在華山隱居,居然能夠放下清修,行此之舉,免去了華山稅賦,當真是造福百姓蒼生之舉,不失為一段佳話。”
恆古道人道:“聖僧怕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陳摶老祖初時也並非一個淡看天下的世外高人,他也曾生過逐鹿天下的雄心。”
相雲奇道:“哦?此等世外高人也有名利的執念麼?”
恆古道人笑道:“倒不盡然。其一,陳摶老祖經歷與我相類,並非自幼出家,遠沒有聖僧你這般純粹。”
相雲臉色微紅,心道:“這老道是在取笑我年紀輕輕,涉世不深麼?”心下卻是豪心頓起,心道:“哼,即便你閱遍滄桑、百年修為,如今不也是與我平起平論,身量相當麼?”
相雲想到這層,心下隨即釋然,只聽恆古道人續道:“其二,陳摶老祖眼見當時天下紛爭,戰亂不休,百姓流離失所,就想憑藉一己之力,舉兵起事,武定乾坤,還老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他也確實才學過人,雖一心撲在神仙道術之上,但又未完全斷絕入世之心。相傳,一次陳摶老祖照鏡子的時候,對著鏡中的自己頗為感嘆的說道:‘真是難得的好面相啊,不是為仙,就是為帝啊!’
結果不巧的是,這話被傳到了周世宗柴榮耳朵裡,那柴榮作為五代第一明君正打算一統天下,聽說陳摶老祖有此志向,自然十分警覺,隨即命人將陳摶老祖召至都城。
陳摶老祖何等聰慧,知柴榮對自己心懷不軌,面見柴榮之後便說自己十分睏倦,想要小睡一會兒。柴榮在陳摶老祖睡著之後便命人將房門鎖上,嚴加看守,不給吃喝。就這樣過了月餘,柴榮才命人將房門開啟,只見陳摶老祖仍在呼呼大睡,面色光澤紅潤,竟無半分異樣。
原來陳摶老祖修煉了“蜇龍法”的胎息功夫,可不飲不食連睡一百多日,弟子們都稱他為睡仙。柴榮驚歎陳摶老祖果真是位高人,便轉而對他進行拉攏,陳摶老祖卻不屑一顧,斷然拒絕。
後來,柴榮將陳摶老祖放回,但仍舊放心不下,下令地方官三天兩頭就得跑到華山雲臺觀上來看看,確定陳摶老祖是否在安分修行。
這陳摶老祖平白無故的被柴榮叫去餓了一個月,然後又總被人監視,心中自是頗為惱怒,但又確實拿柴榮沒什麼法子,只好靜待時機,心想我一個得道高人還耗不過你個病秧子麼。
果然,柴榮年僅三十九歲就病逝了,留下七歲的兒子繼位。陳摶老祖聽聞後當即行動,集合了華山周邊數百人的隊伍,騎著騾子率眾向東進發,打算先奪取州縣為據點,再爭奪天下。豈料才走了一半就聽到了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訊息,陳摶老祖仰天大笑,笑得自己都從騾子上摔了下來,對眾人道:‘塵埃落定,天下有主了。’
陳摶老祖當下回想起自己曾‘五步定華山’,勝了趙匡胤的得意往事,自覺帝王也不過如此,當下更不索懷,竟然興高采烈的回了華山,這才專心修仙悟道,再也不問世事。”
這故事相雲到是頭一回聽,內中似乎又頗有些佛理,他不禁聽得入了神,心想自己何時方能推掉這佛門掌教之職,再也不問江湖事,從此潛心向佛呢。
“聖僧、聖僧”,恆古道人喊了兩聲,沒等得到回應,就伸出食指,輕觸相雲。相雲當即感到一股渾厚的內力熱流,從自己肘臂處傳來,心下頓時清醒,不覺一驚,心道:“這、這股內力好生古怪,難道是?”
相雲忙收斂心神,隨即復了常態道:“這故事好生精彩。說來也是,皇宮廟堂的安穩歷來不是小事,輕則動盪江湖,重則改朝換代,無論是山野村人、達官顯貴,還是世外高人誰都難以置身事外。”
恆古道人雙手背後,緩步走出下棋亭,極目遠眺,日已西斜,殘陽如血。遠處的山巒河川和近處的蒼松翠柏,在夕陽的照耀下交相輝映,漫天的大雪似雲、似霧、似紗,它們似乎在共同編織著一場醉人的、迷人的夢,任誰也不願醒來的夢境!
良久,恆古道人仍舊沒有轉身,緩緩說了句:“月餘前,紫禁城內中傳到資訊,在宮人們拼死護佑下,當今皇帝唯一的兒子,終於秘密降生了。此事不但關乎武林安危,更是關乎天下蒼生,為當下第一要事。此刻,各方勢力業已雲集京城。唉,看來一場血雨腥風終將要無可避免了。”
相雲滿腹疑雲,此刻,他當然還不知道這個小小生命的誕生,會意味著無數生命的終結……
華山遊
陳摶
華陰高處是吾宮,出即凌空跨曉風。臺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嘆世詩二首
(其一)
千門萬戶鎖重開,星斗排空靜悄然。塵世是非方欲歇,六街禁鼓漏初傳。
(其二)
銀河斜轉夜將闌,枕上人心弄未閒。勘嘆世廛名利者,多應牽役魂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