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如前世,大哥諸葛瑾還是這般為弟弟們著想!
諸葛亮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其實,大哥不必如此委曲求全。”諸葛亮雙手撐在案几上,盯著大哥道。
“如今,愚弟既已開闢識海,追求的便是長生之道,紅塵中的富貴於我而言,只是浮雲。再者說,以愚弟的才智,想要掙下一份家業,其實不難。”
“所以,大哥不必為了將這點家底留給弟弟們,就委屈自己。”
“況且,按照師門的安排,小弟將來還須得在紅塵中磨礪一番,輔佐明主以重拾這漢家江山。到時候,區區百十萬錢的家業,亦是唾手可得。”
“至於三弟,大哥也不必擔心,咱們當哥哥的成家之後,自然也少不了他那一份家業的!”
諸葛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卻也條理清晰。
前世,大哥便是如此委曲求全,孤身前往江東完婚,從此便生活在大嫂步氏的陰影之下。
畢竟,大哥在江東完婚,又身無餘財,婚後又置辦家業田產的,這全靠大嫂的嫁妝。男方什麼都沒有,婚後全靠女方,家中的話語權自然是不怎麼硬氣的。
甚至,大嫂步氏,還一度對他們這兩位做弟弟的,頗有怨言。
這也導致在大哥婚後,他們兄弟近十年未曾謀面。
今生,諸葛亮卻不準備讓大哥再度委曲求全。
重新審視著二弟,諸葛瑾有點詫異。
此前十多年,二弟諸葛亮雖然聰慧無比,卻從來不過問家中之事,也不管家中的收成如何,沒想到如今卻揚言,家業對於他而言只是浮雲小事。
不過,諸葛瑾倒不懷疑二弟所說。
以二弟的才智,只要稍微用心於經濟之道,百十萬的家業於他而言,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兒!
“江東,為兄是必須走一遭的,不止是要前去與你大嫂完婚。”諸葛瑾笑道。
“此前,大哥與三五好友遊歷江南時,曾與江東孫氏二公子孫權有約,待他成年之後,主政一郡之時,為兄和那幾位好友,便都出仕於那位二公子。”
“如今,二公子孫權年已十六歲,距成年加冠也就三四年。”
“大哥現在前往江東完婚之後,正好可以在二公子帳下出仕。”
諸葛瑾笑著解釋道。
江東孫氏二公子孫權,亦是才智無雙,要不然當初在虎牢關的時候,曹操也不會感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然,當時曹操說這話的時候,孫權尚未成年,還沒有表字的。
如今,孫權雖然年僅十六歲,卻已經在幫著大哥孫權處理江東內政了。
……
諸葛亮也沒有想到,大哥居然早就與孫權有約。
這麼看來,即便是大哥將大嫂迎娶回隆中,只怕他將來還是得出仕江東的。這個時代,士人間的承諾,不是後世那種爾虞我詐之人能懂的。
諸葛亮倒是有心不想讓大哥出仕東吳。
畢竟,他諸葛亮即將出山輔佐劉備,他也有信心輔助劉備中興漢室。這麼一來,將來遲早得跟江東孫氏對陣;那時,大哥身在東吳,只怕會不太好過的。
只是,想想大哥對孫權的承諾,身為弟弟,諸葛亮也不好讓大哥輕易悔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