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窺視

襄陽城,通都大邑,繁花似錦,人流如織。

前幾天,一場席捲了整個中原大地的秋雨,終於稍微涼爽了酷暑的熱。於是,趁著秋高氣爽,商旅不絕於道,百姓往來城中,走鄉串裡。

北方,袁紹和曹操的決戰,一觸即發;南邊,孫策野心勃勃,再一次攻打著廬江;西邊,劉皇叔正在攻略漢中。整個大漢建安四年,都是多事之秋,中原大地烽煙四起。

然則,這些烽煙,並不能影響到荊襄的繁華。

荊襄,已經有十好幾年,沒有烽煙燃起過!

襄陽城外,馳道上,往來如織的人群中,一行五十餘騎,尤為引人矚目。

卻是諸葛亮出使荊州的隊伍。

龐統出使西川,因為崇山峻嶺,自然需要趙子龍護衛;但荊州,承平已久,又算是諸葛亮的老家,他諸葛亮出使荊州,原本是不需要護衛的。

這一隊騎兵,看似是護衛,其實卻另有用途。

一旦說服了劉荊州,可以在荊州募兵,這五十餘騎就是募兵和組織新兵用的。

騎兵中間,諸葛亮騎在馬背上,頗為嫻熟,只是月白色長衫,已經沾滿了沙塵。

諸葛亮貫坐的其實是牛車。

只是,從漢中郡的西城縣,一路千里迢迢抵達襄陽城,牛車太慢,還不如騎馬來得快一些。

與諸葛亮並行的,是糜竺。

糜竺是劉皇叔的大舅子,又是天下四大豪商之一,徐州糜家的家主,見識、眼光、果斷都不缺,年歲又比諸葛亮大十多歲;但是,對於諸葛亮,糜竺卻是相當服氣的。

想當初,劉皇叔在徐州有他糜家支援,卻還混得那麼狼狽。如今呢,諸葛孔明剛剛出山,不僅為劉皇叔指明瞭未來的道路,還迅速拿下了半壁漢中。

這就是謀士運籌帷幄的能力。

糜竺全程見證,豈能不心服口服?

即便諸葛亮比他糜竺小十多歲,但糜竺還是佩服得差點五體投地的。

臨近襄陽城,騎兵就不能全速賓士了。

馬背上,諸葛亮與糜竺交流著。

“子仲先生,等見過劉荊州之後,先生就留在襄陽城,為主公籌措糧草軍資。還有,招募新兵和流民的事情,也須得有勞先生。”諸葛亮交代著。

糜家,天下四大豪商之一,雖說全家逃離徐州之後,其實力肯定有一些折損,但天下各州郡中,卻還有他們家的商鋪和商隊。譬如這襄陽城中,就有糜家的商鋪。

糜竺,署理政務不行,領兵作戰也不行,但是經商,卻是他們家的天分本職。

只要糜竺繼續經商,劉皇叔就不會缺少軍資。

而且,還能就地籌措糧草,向上庸輸送。

這也是諸葛亮帶著糜竺出使襄陽的原因所在。

“軍師放心。”糜竺在馬背上笑道。“領兵作戰,不是我糜竺所長;排兵佈陣,也非我糜竺之所能。但是經商,為主公籌措軍資糧草,捨我其誰?!”

諸葛亮知道,這確實是糜竺的自信之處。

像他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經商的料。

給他幾滴雨露,他就能氾濫整個黃河;給他三分顏色,他就能整出一個染行來。

糜竺的長處,就是經商。

前世,原主諸葛亮也好,劉皇叔也罷,居然愣是沒有發揮糜竺的長處。不是給糜竺一個將軍噹噹,就是給一個縣令或者太守坐坐;從來沒有考慮過,糜竺是當將軍或者縣令的料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