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老五,名為孫朗,年僅十歲左右,是孫氏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一個。
不過,這位孫家老五與孫權兄弟幾人,卻不是一母同胞。
是的,這傢伙是小妾生的,是庶子。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孫朗是庶子的原因,這傢伙才得以活了下來,直至東吳黃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後,孫朗才會因為大錯被囚禁。至於這傢伙什麼時候死的,諸葛亮也不得而知了。
其實,孫權除了有兄弟五人,還有姐妹三人。
其大姐和二姐早已嫁人,唯餘一母同胞的孫小妹,目前還在吳侯府中養著。
不過,目前在孫策的靈堂的中,諸葛亮自然是看不到這些女眷的。
眼光繞過孫家兄弟,諸葛亮看向那個小正太。
孫紹,年五六歲,這是孫策唯一的兒子。孫策若是在世,今後自然還會有許多子女。但是孫策早亡,其子女就只有三人,兒子就眼前的這位小正太了。
按照禮制,江東之主孫策死後,承繼江東就該是孫紹這位小正太的。
不過,眼下是亂世,而江東看似平地,其實暗地裡也有波濤,是以,經過江東文武和多方勢力的撮合之後,就成了孫紹的叔叔孫權承繼江東。
眼下,小正太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年紀,誰承繼江東對他而言都一樣。
他只知道他的父親死了,這才是小正太最悲傷的。
只不過,等到他長大之後,會不會後悔錯失今日承繼江東的機會呢?
諸葛亮覺得,這是有可能的。
……
順著諸葛亮的目光,孫權發現他正在看著侄兒孫紹,便介紹道:“這是家兄遺子,孫紹。”
說著,孫權向孫紹招手道:“紹兒過來,來拜見孔明先生。”
小正太聞言,倒是像模像樣的向諸葛亮躬身禮拜道:“拜見孔明先生!”
這時,弔唁節本結束,孫權牽著孫紹的小手,引著諸葛亮前往客廳。待會兒,孫權還要召集文武,並宴請諸葛孔明來著。這時必須的回禮問題。
路上,孫權苦笑道:“家兄身亡,最苦的還是我這侄兒。”
“本來,我想將他養在身邊來著,只是嫂夫人不允,想帶著侄兒會吳郡老家居住。”
孫權的這番話有幾分真假,諸葛亮不得而知。
不過,孫權的嫂夫人要帶著孫紹會老家,這倒是真的。
畢竟,孫權接掌江東之後,若孫紹再留在柴桑的話,難免就會成為孫權的掣肘。現在還沒問題,將來孫紹一天天長大,難保不會有人拿他做文章。
因為,子承父業才是天經地義的!
這麼一來的話,孫紹還能否平安長大,這都是個問題。
在權利大位面前,親兄弟都有可能反目,何況現在只是叔侄之間!
後世影視中,說是大喬帶著孫紹回老家居住,這其實是不對的。
孫紹並不是大喬所生。
話說,孫策二次攻破廬江,是在去歲冬季,然後虜獲了皖縣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