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敦煌朝聖

敦煌朝聖

清晨六點的莫高窟,風裹挾著細沙掠過崖壁,發出古老的嗚咽。我係緊防護面罩,指尖在254窟斑駁的壁畫上懸停。修複燈冷白的光圈裡,北魏飛天的群青色顏料正在氧化層下靜靜呼吸。

”小朱,先測北壁含水率。”

李老師的聲音從耳麥傳來。我開啟檢測儀,鐳射點在壁畫剝落處掃過——資料立即在平板上跳出一組異常曲線。這處的黏土成分與標準樣本不符,碳酸鈣含量高出常規值17.3。

”第三區塊有夾層。”我對著記錄儀彙報,駝毛刷輕輕拂過凹凸的壁面,”顏料層下有早期...”

一陣突如其來的穿堂風掀開臨時防護棚的簾幕。陽光如利劍劈入,剎那間照亮那片異常區域——剝落的縫隙裡,隱約可見更古老的墨線,是幅未被記載的《維摩詰經變》草稿。

”遮光!快!”

我撲向工具箱時,揹包裡的銅錢滑出,”當”地撞在鐵質腳手架上。硬幣旋轉著停在裂縫邊緣,陽光透過方孔,在地面投出個晃動的光斑,恰好映出草稿中菩薩低垂的眉梢。

”北涼時期的覆壁重繪...”李老師的聲音發顫,”這發現能改寫敦煌藝術史!”

工作站頓時忙成一團。我套上無菌防護服,仔細記錄每一處細節。壁畫上的菩薩衣紋用”屈鐵盤絲”技法勾勒,與現存北魏風格截然不同。這種筆法,我只在故宮珍藏的《歷代名畫記》摹本中見過描述。

窟外突然傳來引擎聲。三輛印著”國家古代壁畫保護研究中心”的越野車停在沙地上。領隊的周教授是我導師的同窗,他手裡拿著我去年發表的《礦物顏料退化模型》論文。

”小朱!”他揮著論文單行本,”就用你提出的分層加固法!”

日落時分,我獨自留在窟內複核資料。手機震動,導師發來訊息:”日本正倉院同意借展《王羲之喪亂帖》摹本,由你主持修複。”暮色透過防護棚的縫隙,在監測儀螢幕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走出洞窟時,鳴沙山正泛起金色的波浪。我摸出口袋裡的銅錢——爺爺說是周歲時抓周抓到的,邊緣已磨得發亮。陽光穿過方孔,在掌心烙下個小小的、完美的圓。

專業細節)

屈鐵盤絲: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曹仲達作畫風格

分層加固法:朱亦妍發表在《文物》2023年第5期的創新技術

碳酸鈣異常:與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地仗層研究》資料吻合

正倉院借展:2024年中日文化交流重點專案

銅錢隱喻:呼應前文朱家”忠孝傳家”的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