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飛陽告訴葉繽“那心燈是謝道友的心,不管是好心是壞心,是明亮是黯淡,自然永遠跟他待在一起。”
葉繽還要再問貝葉靈符和七寶金幢,被優曇大師止住“感謝時道友為我們佛門清理門戶,除掉一個附佛外道的大魔頭。”
佛門的人率先離開,他們是集體走的,芬陀大師將眾人全部邀請到倚天崖龍象庵。
心如的事情過後,他們就都準備往生極樂世界了。
只是現在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佛教的法脈傳承問題。
他們如果都走了,這個世界的佛門正法就斷了,還會有其他的附佛外道繼續打著佛教的幌子出來,迅速把佛教佛法汙名化,最後讓佛法徹底斷絕,讓佛法在這個世界裡面進入滅法時代。
芬陀大師有弟子楊瑾作為衣缽傳人,但楊瑾始終是帶髮修行,在家人的身份,不算“僧寶”,按照道理是沒資格傳法的。
她還有個傳人花無邪,還不如楊瑾。
優曇大師的傳人本是素因,但素因當年被打得魂飛魄散,雖然被她收攏殘魂救回來,已經壞了根骨,不堪大用。
齊霞兒也是帶髮修行。
惟有葉繽,已經落髮出家,法號一音,但是夙緣太重,道力有限,不堪負荷如來家業。
芬陀大師、優曇大師、空陀禪師、無名禪師,必須得他們四個留下一個。
只是他們不能主動留,那又屬於攀緣,得有人請法。
佛教釋迦牟尼覺悟之後就要涅盤,說是梵天等請法住世,說你別走啊,這世界的眾生都需要你啊,還是留下來給大家講佛法,讓大家破迷開悟,不要繼續愚痴顛倒。釋迦牟尼因著這段因果,才沒有入滅,留在人間宣講這開悟之法。
佛教的道理是,這世界眾生有佛緣,他們才會在這裡出現,眾生沒有佛緣,佛法滅盡,他們就都滅度離開了。
這兩僧兩尼於佛法中已經修到極高境界,不能強行攀緣,主動留下來非要給人講佛法,也要有人請法。
於是四個人分別到了四個城市中,託缽化緣,看有沒有人請法住世。
朱家皇帝一直跟仙道有緣,最早可以追溯到朱元璋,乃至於永樂大帝,到嘉靖時達到巔峰。
當今的小皇帝本是翼道人耿鯤轉世,從小最崇拜時飛陽,上次蚩尤南下,那一場涉及全國天地變相的大斗法,更是看的小皇帝熱血沸騰。
尤其時飛陽還賜給他一柄墨龍仙劍,小皇帝也召集了不少修士,拿他們的飛劍跟墨龍仙劍一比,全都成了廢鐵一般,心中更加感激。
他便再次下旨,全國範圍內,都不許再有別的偶像,不管是道教的三清,還是佛教的佛陀菩薩,亦或是其他神仙,所有廟宇要麼拆除,要麼全部改建成為元陽宮。
眾多大臣嚇得夠嗆,趕忙反覆勸諫,還把青城、雪山兩派留在朝中的道士請出來去勸說。
經過反覆幾次拉鋸,小皇帝最終做出了有限的讓步。
河北範圍之內,嚴格執行,不許有任何其他神的道場,無論是佛廟還是道觀,統統改做元陽宮,宮中除了時飛陽,只能設自萬曆皇帝以下,到他本人的塑像,頂多再加上赤蛇、玄龜二將,以及時飛陽的弟子和手下。
在這個範圍之內,可以有其他教派的道場,但是主神必須得是元陽真人!
各地宮廟為了繼續營生,只好改建,紛紛挑出一個最大的院落來供奉時飛陽。
嵩山少林寺,方證大師也得把橫三世佛,即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王佛,連同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都搬出來,正殿擺上元陽帝君,加上他的徒弟,配殿放萬曆等皇帝。
湖南武當山,靈靈子也把真武大帝搬到另外的院子裡,將最好的院落改做元陽宮,供奉元陽真人……
本來這世界上,大家都有移山倒海的法力,對於凡間帝王的聖旨可聽可不聽。
可皇帝也修仙,還特地修建了一座上好的山海園林,召集了大量的修士,還讓他們把各自的功法出來,建立了藏經閣,大家共同參閱。
滿朝文武大臣們也有不少修劍煉氣的,更有青城、雪山兩大派傾力輔佐,已經是擁有不小的實力了。
更關鍵的是,皇帝要供奉時飛陽,這保不齊就有可能是時飛陽自己的意思了……
得罪皇帝不要緊,得罪時飛陽,那就是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