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是什麼學歷?”
邱耀祖端著保姆送來的熱茶呷了一口,隨即領著林旭往別墅的客廳走去,一邊走,一邊問著問題。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林旭還以為是閒聊,回答道: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本科。”
“本科……估計也夠了,跟我來,做菜之前,咱先聊一下這道菜的來源,讓你對淮揚菜有個初步的瞭解。”
也夠了?
林旭有些詫異。
學個菜而已,還對學歷有要求嗎?
說實話,林旭長這麼大,還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呢。
做菜之前先問學歷,學歷低了是做不出來還是拿不動菜刀啊?
來到書房,邱耀祖指著桌上放著的一本《論語》問道:
“學過《論語》吧?”
林旭點點頭:
“學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就是《論語》中的名句。”
他看到書名,腦子裡不自覺就閃出了初中時候背過的論語十則。
除了感嘆時間流逝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之外,還有什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名句。
當時背得頭疼,導致現在還印象深刻。
不過邱老爺子問這個是做什麼啊?
難道做菜之前,還先討論一番孔子的話不成?
邱耀祖說道:
“《論語·子路篇》裡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名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話是講人生哲理的,同時也是三套鴨這道菜的創制主旨。”
什麼?
論語的名句跟三套鴨有關係?
林旭有些不解的問道:
“邱老爺子,我不是很懂。”
文化人不都信奉君子遠庖廚嗎?咋會跟一道菜扯上關係呢?
邱耀祖笑著說道:
“要說三套鴨,得從淮揚菜的興盛說起。”
他不急不躁的給林旭講解起了淮揚菜的起源。
清朝中葉,揚州的經濟達到巔峰,鹽商們喜歡附庸風雅召一些文人雅士來家裡聚會餐飲,並邀請文化人參與到園林、餐飲等設計中。
三套鴨,就是這個時候,被一些文人,根據論語中那句“君子和而不同”給設計出來的。
君子和而不同,簡單來說就是: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這和小人的人際交往是相反的。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小人會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應和別人,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會抱著和諧友善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