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聽得雲裡霧裡,有些不明白這跟三套鴨有什麼關係。
邱耀祖說道:
“三套鴨創立之初,講究的是三種食材都要有自己的本味,同時兩兩相合的味道,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林旭聽到這裡才有些明白:
“所以是先有了創作理論,然後才誕生了三套鴨這道菜?”
“對!你這孩子果然一點就透,中餐烹飪往往都是先有菜,再根據菜來推導烹飪理念,但三套鴨是先有了理念,然後廚師們根據理念一點點探索出來的。”
這就是和而不同說法的來源嗎?
邱耀祖對三套鴨這道菜推崇備至,這也是淮揚菜中很重要的一道高階菜,其地位相當於開水白菜之於川菜。
“做三套鴨首先要懂裡面的創作理念,要懂得和而不同,才能真正理解,從而做好這道菜。”
對於高階廚師來說,三套鴨的做法不算難,無非就是把三種食材脫骨處理。
但這類菜光會做還不行,還要能品味出菜的妙處,懂得裡面的文化核心,才能真正領略到中餐裡的文化美。
郭德綱說,相聲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烹飪也一樣。
聊完了這道菜創作理念,邱耀祖這才起身,帶著林旭去廚房,沒有直接做三套鴨,反而講起了這道菜的選材。
“小旭,要是讓你來做這道菜,你會怎麼選?”
怎麼選?
林旭剛想說一隻家鴨一隻野鴨再加一隻鴿子就行,這有什麼好選擇的。
但想著邱耀祖不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便認真思索片刻說道:
“首先要有一隻公鴨。”
鴨子類菜品中,公鴨比母鴨要強很多,不管燉煮蒸炸,公鴨做出來都更好吃,所以他覺得應該選公鴨。
邱耀祖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你能有這種認知,就說明你確實懂烹飪,是一般廚師不能比的。”
還真蒙對了?
林旭有種做選擇題蒙對答桉的竊喜感。
邱耀祖接著說道:
“淮揚菜名著《調鼎集》中對鴨子有這樣一句描述:諸禽尚雌,唯鴨獨尚雄;諸禽尚嫩,唯鴨獨貴老。公鴨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眾,所以,三套鴨要選擇一年以上的公鴨。”
這就是昨天專門打電話讓老黃來送食材的原因嗎?
想想也是,也就老黃這樣常年跟各種養殖場打交道的人,才能買到公鴨,一般人到菜市場去買,絕對只有母鴨。
因為養殖的鴨子,一般是不會留公鴨的,不下蛋,只會浪費糧食。
但也不是沒公鴨,大概七八十隻蛋鴨中,會有一隻公鴨,負責給母鴨們進行交配,這隻公鴨一般會被養殖場的人吃掉,要想買到,必須得託老黃這樣的關係戶才行。
至於野鴨和鴿子,林旭就不太清楚了。
走進廚房,林旭看到工作臺上整齊的擺放著今天要用的鴨子、野鴨和鴿子。
三種食材全都經過了拔毛處理,光熘熘的,而其中的野鴨紅嘴紅蹼,看起來很誘人。
邱耀祖提著野鴨說道:
“選擇家鴨只選公鴨就行,而野鴨,就比較講究了,小旭,你知道野鴨怎麼分等級嗎?”
林旭搖了搖頭,他這會兒就像剛剛接觸烹飪的小白一樣,從沒想過做菜居然可以像寫論文那樣,需要如此嚴謹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