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章 把大蘿蔔做成高檔燕窩?墩墩:又可以欺負系統咯!【求訂閱】

“靠,過去看影視劇,那些人切菜總是噹噹噹,每一刀都切到桉板上,發出很響的聲音,沒想到真正的高手切菜,是沒有雜音的。”

“對啊,只有察察察的聲音,聽起來好解壓。”

“想錄下來當睡眠白噪音,這聲音聽著真挺舒服的。”蜵

“那些蘿蔔一片一片的,強迫症表示真的好解壓好過癮。”

“媽耶,比剛剛切豆腐還解壓呢,林老闆真是烹飪的神。”

“……”

把蘿蔔切成片,再改刀切成絲,接著用菜刀將這些蘿蔔絲托起來,放進清水中進行浸泡。

趁著浸泡的時候,林旭又將別的菜品準備了一遍。

全部弄好,蘿蔔絲也差不多已經浸泡妥當。

把所有蘿蔔絲全都撈出來進行控水,儘可能去掉表面的水分,再放在筐裡,撒一些綠豆澱粉,一邊撒澱粉一邊端著筐顛簸。蜵

這一步是為了讓蘿蔔絲表面黏上澱粉,但又不能太多,所以才選擇了筐,而不是盆。

用筐可以讓多餘的幹澱粉散落出來,而不是一直黏在蘿蔔絲上面。

做完這些,將蘿蔔絲攤在墊著矽膠籠布的蒸篦上,接著放進燒開的蒸鍋裡,大火蒸制五分鐘。

前面的步驟,跟粉蒸銀絲的做法一樣。

但後面的步驟,區別就有點大了。

五分鐘後,蘿蔔絲蒸好,林旭將蒸篦從鍋裡取出來,將上面的蘿蔔絲倒進一個竹筐裡晾著。

此時的蘿蔔絲有點熱,表面的澱粉發黏,所以得晾一下,讓表面的澱粉不粘手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蜵

這個時候林旭也沒閒著,該蒸的蒸,該泡的泡,在忙著別的菜品。

廚師做菜,從不會一道一道的來,因為這樣效率太低。

基本上都會洗菜的時候把所有食材全都洗出來,切菜的時候把所有食材全都改刀完畢,這樣才能讓後廚的效率最大化,節省大量時間。

等所有的工作都告一段落,蘿蔔絲也晾到了不粘手的狀態。

林旭往盆裡倒入一些涼水,加入食鹽和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將蒸了一遍的蘿蔔絲放進去,用冷水進行浸泡。

一旁的謝保民用中原話說道:

“水席三要素,胡椒、味精、醋!白胡椒粉在中原菜中有著很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原菜酸辣味型的主要組成部分。”蜵

正解釋著,他看到彈幕上,不少人都在好奇林旭蒸完晾涼再泡水的操作,有些不解。

謝保民說道:

“第一遍蒸制,是為了讓澱粉完全黏在蘿蔔絲上,而第二遍蒸制,則是為了讓口感更爽滑,更接近燕窩的口感。”

網友們聽得新奇,對其中的原理還是有些不瞭解。

謝保民也沒解釋太多,因為對於不懂的人來說,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最好的辦法還是用事實說話。

很快,林旭將盆裡的蘿蔔絲撈出來,控幹水後,散落的放到墊著矽膠籠布的蒸篦上,進行二次蒸制。

這一次除了讓口感更好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入味。蜵

用食鹽和胡椒給蘿蔔絲增加點底味兒,等吃的時候味道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