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4章 驢肉火燒的區別!沈佳悅:長這麼大從沒聽過這種要求!【求訂閱】

“我也去瞅瞅。”

來到麵點部,林旭剛把面和好。

謝保民笑呵呵的問道:

“你這準備弄保定驢肉火燒攤嗎?一大鍋驢下水不說,居然和麵做起了火燒。”

林旭笑著說道:

“可不光做保定驢肉火燒,我還準備做河間驢肉火燒呢。”

“河間驢肉火燒?你做醬驢肉了嗎?”

林旭:???????

這跟醬驢肉也有關係嗎?

“師弟,你以為保定驢肉火燒和河間驢肉火燒就一個是圓餅一個是方餅的差別嗎?你錯了,這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食物,從外形到驢肉再到吃法,都不一樣。”

謝保民閒著沒事,給師弟科普了一下兩種驢肉火燒的區別。

先說麵餅,保定驢肉火燒用的是圓形麵餅,跟燒餅類似,但卻是死麵的。

而河間驢肉火燒,則是長方形的褡褳火燒。

所謂的褡褳,是一種類似書包的物品,一般會搭在肩上,前後都有兜子,裡面放一些乾糧和物品,可以解放雙手,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藝人,以及拿著撥浪鼓的雜貨郎什麼的,會使用褡褳。

河間驢肉火燒用的麵餅跟褡褳相似,所以被稱為褡褳火燒。

把麵餅擀成長條,分別向中間對摺,對摺成合頁狀,再合在一起,就是河間驢肉火燒最經典的褡褳造型了。

除了外形不同,兩種火燒用的肉也不相同。

保定驢肉火燒用的是滷製的肋條肉,一直在鍋裡翻滾著,有顧客要了,從鍋裡撈出來,趁熱剁碎,夾進剛烤出來的麵餅中,夾好再淋一勺滷肉的原湯。

餅是熱的,肉是熱的,碰著火燒美滋滋的咬一口,甭提多美味了。

而河間驢肉火燒,用的是醬制的驢腱子肉,醬得色澤紅潤,切片夾到褡褳火燒中。

肉是涼的,夾進現烤出來的火燒中,醬驢肉特有的鮮香味會被熱氣轟出來,咬一口,口感筋道,特別過癮。

另外河間驢肉火燒裡一般會配當地特有的驢肉湯燜子,和青辣椒等配料,味道相對更加多元一些。

但保定驢肉火燒,除了肋條肉和肉湯,別的一概不放。

林旭聽完這其中的區別,忍不住嚥了下口水。

兩種火燒到底哪種最好吃他不知道,倒是師兄的敘述,讓他都想嚐嚐。

不過今天沒做醬驢肉,眼下只能先做保定驢肉火燒了。

回頭有時間了再做河間驢肉火燒也不遲,反正只要有驢肉,怎麼吃都好說。

這會兒面還得先鬆弛半小時以上才能做火燒,趁著這個時間,林旭把週三請客的事情告訴了師兄,讓他到時候儘量過來幫二舅撐場子。

“沒問題,最近釣魚臺也不忙,我一般下午就沒事了,而且咱跟劉正宇也是老朋友,那天說啥也得多跟他碰兩杯。”

除了師兄之外,耿立山、崔清遠、廖金明、葉立信等人都已經通知到位,週三下午他們都會提前過來。

請人喝酒有規矩的,假如是受邀者,可以稍稍晚來一會兒,讓請客的人做好充分準備,免得來早了讓人家忙手忙腳的。

而被主家邀請來陪客的,則需要早來一會兒。

你是幫主家招呼客人的,可不是來當貴賓的,要是受邀者都來了你還在半路上,這是非常失禮的。

中國是人情社會,這方面的學問很多,可以不在乎,但得懂,否則容易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