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宋九娘
“共事?”陳大人有些懵了,不由問道:“你去基金會幫忙,那家裡該怎麼辦,你手底下那些莊子鋪子都不要了不成?”
陳夫人道:“咱家又沒女兒,以後我的嫁妝肯定是都要留給兒子兒媳的,兒媳進府也兩月了,她性子沉靜,又出自書香門第,自小學習管家,我手裡那些産業,就全都交給她就是了,反正都要給,現在給也一樣。”
陳大人張張嘴,嘀咕道:“這女子就該在後宅操持家事,整天跑出去,到底是不像話。。。”
陳夫人拍了他一下:“迂腐,你這話,敢在皇上面前提嗎?”
那自然是不敢的,如今誰不知道皇貴妃娘娘手裡一堆産業都是她自己親自管著的,紅楓書院周圍,這剛開春,就有許多世家女子借出遊賞花的名義在書院周圍閑逛。
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偶遇皇貴妃娘娘嗎?
陳大人無奈:“好吧,你若是想去,那就去吧,只是萬事不可冒頭,不可拔尖,少聽少看多做事,若是同僚之間有了矛盾,也切忌不可憑著自己脾氣做事,多讓一讓,到底她們都是貴女,家裡不是王爺就是郡主娘娘的。。。”
“知道了,知道了。”陳夫人不耐煩他說教,她自己手底下那麼多産業,又不是真的只依賴祖産,她若沒腦子,早就被那些管事吃的毛都不剩了。
基金會的告示雖出了,但剛開始並沒有想象的那般門庭若市,一來訊息傳播地沒那麼快,畢竟生活實在困難的家庭,大多都在為生計奮鬥,報紙不是他們日常能消費的起的。
二來,即使閑暇之時聽到這有關的傳言,一聽說是宮裡皇貴妃娘娘名下的産業,便天然帶著敬畏心理,連靠近都怕髒了這地方再被裡頭的人攆,就別說進去了。
好在出頭的鳥到底還是有的,在基金會開門第三天,有個衣衫襤褸,瘸著腿的男人在門口轉了很久,最終咬咬牙還是踏進了大門。
“這位老爺請進。”迎上來的還是笑盈盈的芽兒,她圓圓的小臉天然透著親和,讓進來便束手束腳的瘸腿男人放鬆了幾分。
他拘束道:“那個,小姑娘,俺是聽說你們這兒能領産婦的一些,一些營養品,所以俺來瞧瞧,不知能領些什麼?”
芽兒引著瘸腿男人坐下道:“老爺不用緊張,可否方便同我說說産婦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産婦什麼時候生的?身體情況如何?孩子多大了?男孩還是女孩?還有,你們家裡是什麼情況,可有掙錢的營生?”
瘸腿男人搓著手道:“家裡就俺一個掙錢的,但你看俺這腿,也做不了什麼重活,只能接一些雜活勉強餬口,俺家媳婦兒父母也都不在了,她嫁給俺之後,平日裡接一些刺繡,掙幾個銅板,也不多。
俺倆成親之後一直沒要孩子,誰曾想去年意外懷上了,還是雙胎,前兒早上她出門不小心摔了一跤,直接就發動了,好在已經八個月了,兩個娃娃又都不大,生産倒是平安生産了,就是懷孕時就沒吃過好東西,生下來之後,大夫說氣血不足,需得好東西養一養才成。”
他邊說邊瞄著芽兒的表情,希望盡力說的慘一點,能拿到更多的補品,他倒也沒說假話,妻子如今還在床上昏昏欲睡,家裡兩個娃娃餓的哇哇哭,他只能將家裡見底的米拿出來熬些米湯給娃娃們吃,原還想把剩下的粥留給妻子,可妻子不捨得吃,只一個勁兒地喝水。
那米湯煮了又煮,最後全都進了兩個娃娃的肚子,瘸腿男人瞧著妻子那慘白的臉,心裡難受的緊,這才冒著被人拿掃把攆的風險前來看一看,想要多一些東西,也是想給妻子和兩個孩子好好補補,妻子是個好的,是他這個瘸子拖累了她。
芽兒越聽眉頭皺的越緊,這一家沒一個能掙錢的,偏偏還生了兩個孩子,如今妻子還臥病在床,憑著眼前這個腿上有疾的男人,如何能養活這麼一家?
她問:“兩個孩子如何?”
說到孩子,男人臉上的神采多了幾分,臉上也有了笑:“孩子是龍鳳胎,雖早産,小小一個,但大夫說,身體都長的齊整了,只是比尋常單胎娃娃來說有些弱,不過好好養到三歲,想來也就不差什麼了。”
芽兒的臉色好了些,道:“我們這兒領取補品是需要核實情況的,這樣吧,我帶著産婦和孩子應有的份例,帶著幾個人隨你去你家一趟,你放心,這次核實登記完,以後你拿著憑證直接過來就行了。”
瘸腿男人喜笑顏開,連連道:“好好,小姑娘,真是多謝你了,俺們一家都謝謝你!”
芽兒擺手道:“你不必謝我,我也只是給基金會做事的一個小丫頭而已,你稍微等一下,我去庫房拿東西,桌上的東西您可以隨意吃,別客氣。”
“誒,誒。”瘸腿男人應下,目送著芽兒離去後,眼睛不由定在了桌上精緻的糕點上。
他嚥了咽口水,蒼白起皮的嘴唇微微顫動,他這兩日忙著照顧妻子和孩子,又想著把家裡的吃的能省一點是一點,吃的都是孩子們煮米湯的刷鍋水,夜裡餓的心急火燎,實在忍不住了就跑到院子裡喝冰水,冰水一入肚,彷彿把胃也給凍住了,也就沒那麼餓了。
所以這時候看見這帶著甜香的糕點,嘴裡就已經控制不住地冒口水,他探頭往周圍瞧了瞧,見四下無人注意他,趕緊將桌上的糕點摟在懷裡,身體弓著就往嘴裡塞。
這般狼吞虎嚥的樣子,正好被剛進門的安然瞧了個正著,好在這人吃的太過專心,並未注意到門口的動靜,安然便趕緊帶著人離開,以免四目相對,徒生尷尬。
她帶著身後幾人從後門進了基金會的待客廳,給幾人上了茶,笑道:“倒是許久未見宋姑娘了,不知近來可好?”
宋姑娘便是當時安然和胤禛去藥莊路上救下的小姑娘宋九娘,一年多未見,小姑娘生的越發漂亮,亭亭玉立地站著,宛如一株即將要盛開的桃花般嬌豔欲滴。
她似乎也成長了許多,面上透著堅毅,出行也不再戴著帷帽等物,一舉一動透著落落大方。
宋九娘福身道:“娘娘善心收留小女子一場,又替小女子找到了娘親,原本早就該上門拜謝的,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失禮之處,還請娘娘勿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