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章 天才至暗時刻

李編輯生動的闡述道:“在《明朝那些事兒》緩緩落下帷幕之時,作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將徐霞客引入了我們的視野。

這不僅是對一位旅行家的追憶,更是作者內心深處的一份寄託與嚮往。

徐霞客,一個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名字。

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與山川湖海對話,與風雨雲霧共舞。

在那個紛擾複雜的明朝末年,他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心靈感悟自然。

這份超脫與灑脫,不正是作者所渴望的嗎?

或許,在作者的心中,徐霞客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人物,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他代表著對自由的渴望,對未知的探索,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我們何嘗不需要一份這樣的勇氣與決心,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

於是,當《明朝那些事兒》以徐霞客的故事作為終點,我們彷彿看到了作者心中的那份寧靜與釋然。

他告訴我們,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總有一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比如對美好的追求,比如對自由的嚮往。

而徐霞客,正是這份追求與嚮往的最好詮釋。”

林婉兒由衷道:“李老師!你說的太好了!”

高傳龍嚮往道:“是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要走自己的路,追尋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

李編輯感慨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不過!”高傳龍緩緩道,“李編輯,有個問題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李編輯扶了扶眼鏡,道:“但說無妨啊!”

高傳龍幽幽道:“當年明月寫完《明朝那些事兒》後,再沒有新的作品出現,至今快二十年了。難道說他江郎才盡呢?”

李編輯沉思了一會兒,嘆息道:“確實有這種說法。對於他的人生來說,作為官員一步步高昇,平步青雲,屬於成功的人生;但是作為作家來說,江郎才盡就是他的至暗時刻了。”

高傳龍猜測道:“從《明朝那些事兒》的結局來看,當年明月應該不是瘋了,只是有點抑鬱而已,屬於正常的治療。最近曝出的一些事情應該都是捕風捉影而已。”

李編輯沉默了。

高傳龍繼續道:“有人覺得,因為《明朝那些事兒》讓當年明月賺得盆滿缽滿,手握千萬版稅,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沒必要再辛苦寫作了。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他寫作僅僅是為了錢嗎?我認為不然。

回想起2006年,那時作者還只是一名普通科員。

出於對歷史單純的熱愛,他開始在天涯社群的‘煮酒論史’板塊發帖,分享自己對明朝歷史的見解。

他並沒有想過要成為網紅,更沒有想過要一夜暴富,只是希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帖子迅速走紅,點選率直線飆升。

後來,這部近百萬字的連載作品宣告完結,並在連載的過程中被集結成書,一共出版了七冊。

就這樣,作者憑藉《明朝那些事兒》一戰成名,不僅躍居中國作家富豪榜,還實現了財富自由。

但在此之前,他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默默耕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否受到歡迎,能否帶來財富。

支撐他寫下去的,不是名和利,而是對歷史深深的熱愛。

李編輯你剛才說了,作者從五歲那年央求父親買《上下五千年》開始,他就對歷史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中學前,這本書已經被他翻閱了十幾遍。

到了大學,他依然保持著對閱讀的熱愛,即使顯得有些不合群,也總是把業餘時間用來讀書。

對於真正熱愛文字的人來說,寫作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表達。

即使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那種想要透過文字來傳遞思想、表達情感的慾望仍然強烈。

作者並不是一個只看重經濟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