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林千秋的預感很準。‘松下日本·業餘圍棋大賽’的相關報導中,真的有‘圍棋美少女’這樣的標題。尤其是隨著她贏過一輪又一輪,這個外號也越來越響亮了。
‘松下日本·業餘圍棋大賽’規格要比德享杯高,但賽制反而簡單一些——或許和比賽設定了門檻有關吧,別看只是‘業餘五段’(報名費不多,所以不算門檻),可就是這樣一個門檻,至少能把一時起興的多數人攔在門外了。
而且說是在日本,獲得業餘五段的段位證書很簡單,可那是對會下棋的人啊......
再加上這次比賽是在大阪,而多數棋手都是在東京活動,為了一場比賽趕來大阪,挺多人也是不願意的。畢竟這次比賽的主辦方並不承擔參賽者的食宿,這份開支對業餘棋手來說也不輕鬆了...而很多對自己拿好名次沒信心的業餘棋手是很現實的。
所以報名選手只有113人,乾脆就沒有外圍賽、本賽之分了。從一開始就抽籤,總共7輪的淘汰賽,決出最終優勝者。
其中一些知名選手成為種子選手,不需要抽籤,直接定為了1號、17號、33號、49號、65號、81號、97號、113號。這樣前面四輪種子選手都遇不到,既保證了公平,也保留了後面比賽的精彩。
以林千秋在圍棋界的資歷,當然不可能是種子選手。她就是普普通通抽中了一個55號籤,第一輪都沒夠上輪空的好運氣。
一開始時,大賽其他人並沒有特別關注她,至少沒有特別關注她的圍棋。有的人對她有印象,也僅限於‘那個照片被用來宣傳這次棋賽的女選手’這樣的......
這也很正常,一次規格還可以的業餘圍棋賽而已,就算有幾個業餘圍棋界名號上的棋手參加,照片放到新聞刊物上,能吸引來的讀者也不見得有美少女多。
新聞媒體嘛,報導圍棋歸報導圍棋,最終還是要對銷售量負責的。
不過,當林千秋贏了第一輪、第二輪,甚至第三輪贏了一位種子選手後,終於有一些關注圍棋本身的目光放到了她身上——一方面是因為,選手急速縮水,只剩下了16強,人少就容易被被注意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第三輪時,遇到的那位種子選手,他使用了三大定式之一的‘大斜’。
是的,AI圍棋沒有完全讓大斜完蛋,雙方棋力、圍棋理念高度等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是有的下的。但現在也不是那種情況啊!林千秋遭遇對手的‘大斜’,甚至沒有引入AI圍棋下出的複雜局面,她直接選擇了脫先。
其實在AI帶來新一代的圍棋之前,人們就已經摸索出了應對‘大斜’的好辦法,那就是脫先——你要拉我談談這‘大斜’,我偏偏不和你談這個,棋盤上另起爐灶去了,這就是脫先。
大斜號稱‘大斜千變’,真要下起來局面會非常複雜,不擅長應付複雜局面的棋手就會選擇拒絕入局而‘脫先’。而正好相對其他定式,大斜不應的話,沒那麼多隱患,脫先真的就是正好。
只不過,同樣是脫先,水平也可以有高低。有的人是給對手留把柄,有的人卻能一舉打破對手的佈局,順便還構建起自己的先手——林千秋棋力本來就比對手強,圍棋理念還要更超前,那脫先起來自然舉重若輕。
她的一手脫先佔盡了便宜,讓看到這局棋棋譜的不少人都眼前一亮。
“中國古所話說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大概就是這樣吧。非常靈巧的脫先,會選擇在這裡落子是我也沒想到的,但一旦在這裡落子,就有一種恍然大悟、只此一手的心境...真是妙啊!”說這話的是關西棋院的大佬,他和林千秋的對手是好友,所以特別關注了這局棋。
日本有兩個棋院,一個日本棋院,一個關西棋院,後者其實是從前者分裂出去的,雙方關係非常複雜。不過這種複雜和林千秋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業餘棋手是沒關係的,只是現在她參加的比賽在大阪,而關西棋院的總部就在大阪。如果有朋友比賽的話,關西棋院的大佬過來看一看也很方便就是了。
也是圍棋界比較小,即使是業餘圍棋界,有了一定水準後,和職業圍棋界的交集也會迅速頻繁起來。常在其中的人,很容易認識。
“您看好林選手嗎?”一旁是一位年輕的職業選手,也算是過來看熱鬧的吧。
“喔,這可不好說哦,棋盤上不穩定也是年輕棋手的特點嘛。”棋院大佬笑著拍了拍扇子,指了指休息室裡也不少見的棋盤:“不過,至少從這一局棋表現出來的水準,這位選手的贏面會大一點...她下一局的對手是光三郎。”
‘光三郎’又是大家都認識的業餘棋手了,不過他出名並不是因為棋力出眾,而是他的父親是非常厲害的棋手。所謂‘虎父犬子’,能夠完全繼承父母天賦,不墮上一輩英名的子女始終是少數,‘光三郎’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