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6 霓虹物語1980(26)

林千秋當然不知道老師們私下有討論她的‘變化’,不過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吧——老師們是怎麼也猜不到她變化這麼大的原因的。

現在,林千秋的精力依舊主要放在了學習上......

就這樣努力學習,在秋分日假期之後,時間好像一下過得更快了,‘嗖’地一下就到了10月下旬。這時候正是學校舉行期中考試的時候,而這次期中考試對所有國三學生都非常重要!

是的,日本學生也有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不過期中考試的話,只有第一學期、第二學期才有,第三學期是沒有的,因為第三學期太短了。

之所以說這次的期中考試對國三學生重要,是因為能記錄在‘內申書’上考試成績,本來就只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而到了國三,第三學期是不會有期末考試了,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也來不及上內申書...換句話說,第二學期的期中考試成績,就是內申書上記錄的最後一次考試成績了!

而眾所周知,高校錄取學生時,參考內申書上的考試成績,肯定是更看重最近一兩次的考試成績的——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初中階段學生變化可以很大,相比求‘過去’,肯定是‘現在’更重要啊!

林千秋也格外重視這次期中考試,她上學期期末考試堪稱是自己初中階段考得最差的一次了,要想讓自己內申書上的考試成績看起來有吸引力一些,就只能靠這次了。

當然,重視歸重視,考試本身卻是挺普通的,就和林千秋過去參加的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一個樣。甚至連打散換到三年B班去都沒有,只不過在班內稍微換了一下位置(周圍都是熟人的情況下,作弊的可能性更高,算是聊勝於無的防作弊手段了)。

考試的日子是金曜日和土曜日,也就是週五和週六,所以第一天考了國文、數學和理科,第二天考了英語和社會後,正好土曜日下午開始放假。等到下個週一,大家重新回到學校上學,試卷也就閱出來了。

這也是學生少的好處了,一個年級才兩個班,每班30人上下,總共就60人左右。一般老師教三年級就不會再教別的年級了,也就是說,逢著這種考試閱卷,就60份卷子而已。一個週末閱完,甚至可以說是輕鬆愉快了。

如果換成是在華夏,那閱卷時間就緊張了。林千秋甚至還記得自己讀初中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叫學習好的同學幫忙閱卷。當然,一般不是閱本班的,而是閱別的班的。也只讓判選擇題、填空題這些,再有就是最後幫忙做算分、登記分數表的活兒了。

之所以會這樣,也是時間短、任務緊鬧的。

期中考試時,林千秋一開始還有些緊繃著,但真正開始答題後也就專心致志、一切如常了。第一天的國文考試就不說了,過去這就是她的強項,現在更是覺得行雲流水,一篇作文也寫得尤其順利。

之後的數學,她則是覺得這是難得的檢驗自己的機會。寫卷子時雖然沒有國文那麼行雲流水,但題目卻每每卡在她需要動腦筋,但又不會被難住的水平,‘趣味’更強。等到老師提示時間到了要交卷時,林千秋甚至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社會和理科,林千秋則覺得純粹是簡單,尤其是理科,知識點就那麼幾個,題型簡單、題量又少。至於社會,雖然考的都是通識程度的知識點,但背記的東西多,反而比理科麻煩一些。而且後面一些主觀論述的題,也比理科更花時間呢!

至於英語,那真是沒必要說,林千秋只要記得寫好名字,以及字型工整一些就好了——林千秋有時過於放鬆,英語就會寫的‘花’一些,這也算是在義大利留學的後遺症了,她的義大利文就寫的很花了。

不過顯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林千秋這樣遊刃有餘的,尤其是‘英語’,真的是很多同學的‘老大難’了。

考試結束後,芽衣就和林千秋抱怨:“社會比平常要難一些,啊,還好東京的高中入學考試不會考社會和理科,這次考試後就不用管了!但英語真是個大問題,我根本不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嘛...話說回來,身為日本人,為什麼一定要學英語呢?這本來就不合理呀!”

對此,林千秋就沒法說什麼了,如果是以前,她倒是可以和芽衣同仇敵愾地抱怨英語。但在她英語【進步神速】,平常小測基本滿分的情況下,她似乎說什麼都不合適。

林千秋覺得自己這次期中考試成績會很好看,這一點考的時候就有感覺了。

雅子也是差不多的感覺,直接就說:“這次的題目並不難,如果入學考試時也是這個難度那就好了...我覺得,我的英語和社會都能上九十分,數學和國文差一些,但八十多分肯定是有的,理科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