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這塊兒的事兒,因為系統的幫忙,心裡有底兒了之後,和投顧那邊的溝通也就硬氣了更多。
不論他如何勸說,吳舟巍然不動。
堅持賣出再加上堅持做空。
最後投顧只能妥協,繼續按照吳舟說的辦。
次日,不出意外地,zf部門發出多則好訊息,用來提振股市信心。
很多股票甚至因此翻紅,但其中不包括特斯拉。
與此同時,做空的etf也在陸續買入當中,這會兒正是買入的最佳時機。
在華夏的吳舟,這些買賣交易,吳舟次日一早的時候會溜一眼。
不過轉頭之後,不得不再度忙碌起來。
醫療器械公司還在整合。
但愛英生物醫藥公司,已經梳理得七七八八。
人才也在陸續到崗。
在愛英生物的管理層和員工的眼中,看著一個個的大牛的入場,這些安心做研發的老員工們,信心也是越來越足。
而這些大牛們在入職之後,也發現,發現之前承諾的都第一時間到賬。
就好比那1億的研發資金,到崗即到賬。
再就是公司的工作內容這塊兒,也不需要去關心那些勞什子的社交問題,他們只需要安心的待在實驗室,做他們喜歡的實驗就可以。
至於底下的那些普通研究員,這些大牛們,雖然很多人可能不認識,但工作些許時間之後,就能感受得到對方的實力。
有這種強悍研發實力的帶頭人紛紛加入公司,何愁未來發展。
這些都讓他們的信心逐步充足起來。
甚至開始憧憬未來,未來,愛英生物未來是否會成為全球頭部的醫藥公司之一。
生物醫藥這塊兒,是非常難做的。
很多網友對吳舟的評論,雖有情緒,可能也有些難聽,但也不完全是錯的。
如果吳舟是一個沒有系統的人,又或者是吳舟沒有搗鼓出來系統的定向推送功能的話。
那醫療領域,吳舟大機率也是不敢涉足了。
舉個例子,頂級醫藥外企,羅氏製藥,有這麼一張描述圖。
1000000000瑞士法郎(和美元的幣值差不多)的資金投入
7000874小時工作時間(相當於一個人,799年無休止的工作)
6587次的科學研究
423名科研人員
1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