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人》被青年文摘的曲副主編評價為“可以選入教科書”。好文章是第一遍就能感受到的。
李古圓在路上走著,雖然邊走邊看雜誌很危險,但應該大多數人都這樣幹過。
火箭人的開篇也非常簡單,書名裡的火箭人是“爸爸”。因為男主角“我”的父親,經常坐飛船去外星工作,土星、冥王星、海王星,都曾留下過父親的足跡。
沒錯的,就是科幻。李古圓想看到終產者、三億上帝、地星人的奮鬥,那樣絢爛的想象力。
可故事的發展出乎李古圓的預料。沒什麼想象力,沒什麼大場面,就是在外星工作的父親回到藍星的家中發生的瑣碎日常。
母親讓“我”讓父親留在藍星,證明母親是愛父親的。
但——我見到過她的這種態度。她的目光越過他的肩膀,看著他的身後;她看他的下頜,看他的手,就是不看他的眼睛。即使看著他的眼睛,她的眼裡也彷彿籠著一層薄霧,矇矓得如同動物的睡眼。她會在合適的時候表示贊同,該笑的時候笑一笑,可總比預期的慢了半拍……
“移情別戀了,倫理?”李古圓內心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母親的表現又好像不愛。
短篇本來故事也不長,所以很快!《火箭人》的故事核心就赤果果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永遠不要當火箭人。因為當你身在太空時,你的心牽掛著這裡,而當你人在這裡,你的心又飛回了太空。”
“你不瞭解那種感覺。每當我身在太空,我都會想:如果我能回到藍星,我會留在那裡,再也不上太空。可是我還是會離開,我想我將來依然會不斷的離開。”
而母親對父親是這個表現也解釋清楚了。早在十年前成為火箭人的時間節點,在母親心中父親就死了。因為每年只回來兩三回,與他的生活就好像是一小段愉快的回憶,或者是夢境。但人總會從回憶和夢境中清醒過來,而母親在多次傷心難過之中,選擇了最能夠保護自己的方法。
“火箭人……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折磨啊。”李古圓感嘆,“軲轆你真的太會寫了。母親從不講太空外星,甚至都不敢看星星,寥寥幾筆,就能寫出了母親的難過。這個描寫比痛哭流涕,比傷心欲絕等等更能讓人感受到。”
“還好,我爸媽他們每天都在一起。雖然有時候吵架……”李古圓語氣一頓,有關家庭的事,不多說了。
青年文摘上面有兩篇文,可往前走的李古圓沒繼續。
而是目光盯著腳下石磚與石磚之間的縫隙,跨過好多縫隙,李古圓才又開口。
他道:“感覺這故事好怪,明明很平淡的,強烈的劇情衝突一點也沒有,就是去不去太空的劇情,可看完了有點難忘啊。這是為什麼?”
“冥王星、火星、土星,包括外太空只是普通的代名詞。換成外省也完全成立。”顧陸說。
一針見血,李古圓連忙喊對,又補充,“還有一點,是你寫科幻一貫會加入的點。”
嗯……一貫?劉慈欣和雷·布萊伯利有什麼相同點。
“對太空的嚮往啊。對人類探索太空的讚歎,太空總是那麼吸引人。”李古圓說,“《山》裡面地心人來到地表,看著滿天星空的描寫太震撼了。山的震撼是直接的,火箭人的震撼是綿軟的。”
說是劉和雷相似,倒不如說是科幻家,是人類,都在骨子裡有著要征服頭頂那片星空的想法。
“不要當火箭人啊,父親對孩子的勸告,但我感覺一點用都沒有。這篇《那一棵樹》是不是也是差不多的科幻?”李古圓問。
“對某一部分人來說,可能確實是科幻。”顧陸回應。
於是乎,李古圓興匆匆的看下一篇。
十幾分鍾之後——
“軲轆哥,你真的是我大哥。這種指名道姓批評官方的文章,居然青年文摘給你發出來了,我的天,這就是天才作家的含金量嗎?”
沒錯的,含金量非常的高。
顧陸因為不記得福興街道主任的名,更不知道風霞街道主任叫什麼。
可故事裡的街道名字,和景色描寫是結結實實的!
都不敢想,李古圓都不敢想這得捅出多大的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