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青年文摘,可是和故事會、讀者、意林並稱為雜誌銷量四大巨頭。
十二月下月刊瞬間全國鋪銷,再加上顧陸的名氣,再加上雜誌社的封面推薦,說這麼多,就是想表達,文章《那一棵樹》想裝作沒看見,根本辦不到。
霧都的領導,鄭領導感覺很打臉……
為什麼呢?
可有人搶的話,那心態就完全不同了——“知不知道為了留人,霧都做了多少努力,你們不幫忙就算了,還拖後腿!”
顧陸可以搬家,但沒上大學之前只能在霧都內搬,這是霧都領導班子的死命令。也是鄭領導和張大領導兩人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就跟核武器一樣,甭管炸不炸,都必須存在。
沒調查就沒發言權,鄭領導還想著,應該是顧陸在文章裡寫得誇張了,因為作家就喜歡修辭。
但鄭領導他自己去轉了一圈,才發現顧陸還是往輕了說的。
“實在太過分了,一個凸面轉彎鏡三四個月都還沒有提上日程。街道清潔慘不忍睹,垃圾桶損壞也不知道修理,這到底是幹什麼!”鄭領導黑著臉返回自己辦公室。
唯一讓鄭領導慶幸的是,《那一棵樹》不僅僅批評了人,還誇獎了人。他馬上查詢兩個街道辦的負責人分別是誰……
潑天富貴要輪到耿主任了。
這是個寒風凜冽的一天,還裹著小雨,耿主任又是一天的帶頭做事。
“我昨天不是說了嗎?這棵樹要遷走,今天為什麼還沒反應?”耿主任問辦事員。
辦事員馬上回應,“主任,遷樹的手續比較麻煩,還要給綠化部門打申請,然後……”
“得得,你認為我還不知道程式嗎?程式要走,但我們的工作也要做。”耿主任說,“先把這個口子圍起來的,要立一個正在施工的警示牌。”
“明白了……”
“別跑那麼快,跟個兔子一樣,咬著半截蘿蔔就開跑。警示牌一定要是閃光的,這地方就是居民艾大姐發起的投訴,晚上會絆倒人。”耿主任說提醒。
事情交代得非常妥帖,辦事員跑得比兔子還快。
而耿主任在順便檢查小區周圍配電箱是否安全。塗綠色的大箱箱,絕大多數時候是鎖著的,可有些地方鎖壞了就這麼敞開著,那可不行。
鄭領導坐在車裡靜靜看著,他車就停在馬路牙子上的停車位上,距離小區入口十米不到,因此剛才耿主任的話,大致聽到了。多說一句題外話,感覺川渝人說話嗓門比較大,川渝人的普通音量就已是很多外省人的大聲。
川渝人感覺是說話聲音大就有道理,最直觀的例子是,“能不能說普通話,方言我聽不懂”,下一刻川渝人就會加大音量把剛才的方言再重複一遍……
“那就是耿主任?”鄭領導問。
副駕駛的秘書馬上扭頭回應,“關於轄區整修的事,耿主任好像都會自己來確定。”領導要的不單單是秘書認人,還需要知道其他資訊。
前面的路況是樹根把石磚這些頂起來了,變得凹凸不平,哪怕路燈是好的,這種情況也容易打跟斗(摔跤)。
另一邊這棵樹的枝椏也茂盛,冬日還好,葉子都脫完了,但春夏太過茂密會冒犯到電線杆。基於以上理由,耿主任才決定把樹木挪走。
“難怪,會被點名誇獎,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鄭領導評價,後吩咐了秘書一些事。秘書小聲詢問,要不要把人喊上車來講兩句,但被領導拒絕了。
沒通知過的“微服私訪”,次數儘量還是要少,關於這點鄭領導也不多說。
想看的都看到了,鄭領導示意司機可以走了。
車輛起步離開,秘書瞧了一眼圍著配電箱轉悠的耿主任,默想:踏實肯幹的公務員不少,但能被大領導看見的少之又少。好運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
同時濫竽充數的風霞街道辦主任也要遭殃,身為秘書他跟著領導去視察了,相比之下,真的太差了。明明鳳霞路繁華很多,資源方面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