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昌平君只能是個閒散公子,那才能容得了我們!
有了我們,你在秦楚才都能混得開,大家相互依靠。
而嬴政也完全沒有現在就派兵介入楚國內亂的想法。
道理也很簡單,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外在壓力很容易就讓內部人團結起來,還不如暫時坐視楚國打出狗腦子來,反正楚國只要亂起來,就已經是對秦國最大的利好了。
只是悄悄在上蔡、舞陽、召陵附近分散佈下伏兵,確保隨時可以強力介入。
楚幽王真正的對手還是隻有負芻。
這個一直和楚幽王都是競爭對手,野心勃勃的弟弟。
而且他也確實有著可以與楚幽王相爭的實力。
法理上,他有著充分的繼承權。
實際上,他有著景氏明牌全力的支援,景氏勢力之強,近二十年已是三家之首。
暗地裡負芻還有項氏的支援,以及朝堂地方眾多貴族官員或明或暗的支援。
在釋出撥亂反正的檄文以後,整個江東地區,乃至於江淮地區,都是群起響應,一時之間竟然召集到十餘萬人馬。
只能說楚幽王是真的不得人心。
現在負芻已經領軍在向壽春進發,手底下這十幾萬人讓他有信心用強爭一爭,最重要的是,有這十幾萬大軍做引子,真正的殺招就可以得到機會了。
負芻這一路上進軍可謂是極為順利,沿途貴族官員哪怕是不投降效忠,可是也根本沒人阻擋。
笑話,這終究是王室家務事,外人瞎摻和什麼?
除非死心效忠某人,否則根本不摻和,且觀望著吧,形勢明朗了再說。
負芻一路順風順水的率領大軍到了居巢,這距離壽春只剩下了區區百里。
負芻暫且在居巢安頓下來,對於強攻壽春,他還是沒什麼信心。
畢竟壽春是多年辛苦建設的都城,不是那麼容易攻打的。
而且楚幽王還手握整個楚國最精銳的中央軍,足足五萬精銳,這不是負芻手底下這些臨時徵召的平庸之輩可比的。再加上這段時間勤王的人,以及多徵集計程車卒,楚幽王手下怎麼也有十餘萬人,這麼算起來,負芻並沒有實力優勢。
不過負芻原本也就沒想強攻壽春,這是下下策。
這場王位爭奪的關鍵,從不在於戰場上,也絕不是雙方擺明車馬開戰那麼簡單與愚蠢。
要讓對方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負芻對自己的優勢看的十分分明,那就是人心,以及,耗得起。
楚幽王早就沒了大多數臣民之心,而且,楚幽王耗不起!
負芻不需要強攻壽春,他只需要等著,楚幽王也必須主動出城,出兵平叛!
自古以來,但凡內亂,中央朝廷就必須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碾碎反賊,否則就一定會政權不穩。
尤其是王室同族相爭,楚幽王根本不敢拖,否則他這本就搖搖欲墜的王位,就真的要沒了。
天無二日,至高權力只容得下一人掌握。
楚幽王本就是靠強權統治,如果讓人發現,他的強權並沒有強悍的力量支援,那瞬間就成了紙老虎,紙老虎是一戳就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