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五章 犯我大唐者

窺星閣位於石巖鄉吉祥大街南側,緊臨女媧娘娘廟,正對瀾滄江。窺星閣為兩層四方塔形樓閣。建於前朝大周天寶年間,古樸端莊。

原來窺星閣是一幢佛堂與僧房,後來成了私塾學館。傳說大唐隆秋時大學士胡終南曾在這裡讀書,但“讀了三年書,讀不清‘人之初’”。後來,胡終南突然昏倒在地,口吐鮮血,甦醒過來,學業猛進,得中進士,成為有名的大學士,由此人們就把這座樓閣稱為“窺星閣”。

此後,窺星閣改建成一座四重簷歇的山式建築,也就是現在的窺星閣。

窺星閣是一座四重簷歇的山式建築,閣基由灰白色麻條石鋪砌。底層,即第一層,除四根大柱頂著柱礎石外,還有八根簷柱與梁、枋穿插扣緊,圍成方形裡外“明間”、“次間”。

四圍砌以青磚、磚牆表面粉以紫紅,拱門西向,東、南、北三面各開琉璃九鳳窗兩扇。閣身包括第二至第四層,按相應比例依次縮小,其結構與底層稍異,為井框式木架結構,僅四柱與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

樓梯、樓面採用杉木企口接縫,四面圍以花格隔扇窗,窗外四簷皆覆以琉璃瓦,其中,每個翹挺的角簷之下都垂懸銅鈴,清風拂來,響鈴陣陣,別有一番雅趣。

因此,文人墨客也會來此登樓而觀瀾滄江。許多前來參加鄉試的書生都會來登窺星閣,希望給自己帶來中榜的運氣。平常人家也會來此,總覺得窺星閣是個好地方,來來總比不來好。

宋毓等人來到窺星閣,見到不少聚集窺星閣前面,頓時來了興致,正巧旁邊有個人路過,於是尋此人問明緣由。

那人是個話癆,噼裡啪啦就是一通話,“你們可能剛來石巖鄉,有所不知,窺星閣來了一個瘋子,已經在窺星閣的閣頂站了半個月,期間滴水未進,應該是一個了不得的武林高手,否則如此隨意踩踏石巖鄉地標性建築物,早就被抓起來,但是直到現在官兵都沒有行動,你們說牛不牛?你們說……”

若干分鐘後,宋毓等人實在受不了那人綿綿無絕期的慷慨陳詞,趁著那人口沫橫飛之際悄悄地溜走。

那人說完之後,發現四周空無一人,納悶了,“人呢?好可惡的外鄉人,竟然不聽人把話講完,實在不知禮數……”

窺星閣下擁擠的人群中,有三個猥瑣的身影,他們的慢慢擠到窺星閣前,回頭張望幾許,終於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虎子拍了拍胸口,心有餘悸地說:“哎呀媽呀,差點留下心理陰影,這傢伙上輩子是當領導的嗎?話那麼多?”

石頭也苦笑點頭,“就是,那人的話和虎子的鼾聲有得一拼。”

宋毓沒有說話,眼睛盯著窺星閣頂上的身影。

那人站在窺星閣頂,一襲青色的長裙裹身,白色的紗衣披肩,勾勒出優美的線條,露出清晰可見的鎖骨,裙邊褶褶如月華流轉瀉於地,三千青絲用青色的髮帶束起,臉上輕施粉黛,宛若月宮下凡的仙子。

她螓首遙望遠方,美目流轉,像是在等待遠方的歸人。

遠方飄來陣陣微風,女子聞之,絕塵而去。

“《詩經》中說的‘窈窕淑女’大概就是這樣了,只是女子為何眉間有愁緒?”

宋毓仰望窺星閣頂,這時風更甚,吹送到宋毓鼻尖,輕輕的嗅了嗅。他面色一變,臉上的表情震顫起來,記憶中的血海湧來,這風吹送來的是……

“血腥味!”

沒錯,這是血腥味,可是血腥味離得好遠,太遠了,血海,告訴我,血海在哪裡?它在哪裡?那裡應該死了很多人吧?再進一點,就要看到了,快帶我去。

“宋毓,你沒事吧?”

耳邊傳虎子的聲音,宋毓猛地驚醒,他發現自己的後背被打溼,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落,心臟劇烈疼痛,喉嚨像是被人扼住一般。他捂著喉嚨,半跪在地上,無盡的絕望再次襲上心頭。

虎子和石頭連忙扶住宋毓,兩人方才發現宋毓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溼,而且宋毓身上的汗水居然是淡紅色的,宋毓的神情顯得模糊混沌,脖子上青筋畢現,臉也憋得通紅。兩人唯恐宋毓出事,虎子背起宋毓就要去看大夫。

石頭想起一件事情,向著看熱鬧的人問道:“你們誰知道醫館在哪裡?麻煩帶帶路。”

看熱鬧的人很多,可是沒有一個人開口,有的生怕惹事上身直接離開,有的還在卻裝作沒有聽到。

終於,有個扎辮子的小女孩站出來要說話,可是卻被她的家人捂住嘴巴抱走,雙眼睛裡泛起淚花,那淚為自己留,也為別人留的,她的未來已經可以預見了。

虎子見到人們如此冷漠,氣得咬牙切齒,“太可惡了,倘若都不出手幫助他人,這個社會的風氣都亂了。”

石頭嘆了口氣,“別說了,咱們還是自己找醫館,現在救宋毓要緊。”

兩人只好帶著宋毓落寞而悲哀的離開吉祥大街,身前的陽光沒有一點的溫暖,那些風兒在三伏天也是寒冷的,醫館,你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