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將士憤怒的吼聲響徹雲霄。
鞏耀祖帶領南宋軍隊火速佔據了陽平關,兩面夾擊,打敗了數萬人的蒙古軍隊,替犧牲的將士報了一箭之仇。
鞏耀祖率領軍隊乘勢北進,收復了仙人關(今甘肅省徽縣東南要隘,迫使蒙古軍隊無奈地退出了南宋的國境。
窩闊臺看到進攻南宋的西部失敗,於是又開始打起東部的主意。入冬,他指派蒙古宗王口溫不花率領大批軍隊進攻淮西地區。
蘄州(今湖北省蘄春、舒州(今安徽省潛山和光州(今河南省潢川三州的南宋守將聞風喪膽,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竟然丟下滿城的老百姓逃跑了。
口溫不花乘勝收繳了三州的兵馬糧械,隨後派遣蒙古騎兵從信陽向廬州(今安徽省合肥的方向襲掠,同時,又派遣部將察罕率軍攻打真州(今江蘇省儀徵)。
真州知州丘嶽治軍嚴明,防守嚴密,力挫攻城的蒙古軍隊。
鞏萬里的三子鞏潤祖謹記丘嶽擒賊先擒王的指示,在胥浦橋(今江蘇省儀徵西盯上了蒙古軍隊的一員大將,將他一箭射下了馬背。
那個大將口吐鮮血,兩條腿抽搐了幾下便死了。
蒙古士兵看到統帥犧牲,頓時大驚失色,亂成一片,嚇得一溜煙地撤退回去了。
丘嶽考慮蒙古的兵力是自己的10倍,不能硬碰硬地對打,便和鞏潤祖商量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佈置了3道伏兵,並在西城架設了火炮,以逸待勞,出奇制勝。
等到蒙古軍隊進入埋伏圈的時候,鞏潤祖下令居高臨下的伏兵發起進攻,炮石齊發,打得蒙古軍隊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南宋軍隊贏得了真州之戰的勝利,為西線犧牲的將士又報了一次仇恨。
1238年,窩闊臺對進攻南宋東路仍不罷休,積極進行戰爭準備,製作了大量的攻城器具,由馬步軍都元帥察罕率領號稱的80萬大軍,再次攻打淮西地區,計劃攻克廬州以後在巢湖造船,接著進逼長江天塹。
知廬州杜杲向真州知州丘嶽借來了鞏潤祖,利用豐富的守城經驗製作了千百間串樓,排列在濠溝的岸邊。串樓用樹木作為豎木,插入土中五六尺,高一丈餘,上面鋪上橫木,中間留有箭窗,下繚用羊馬作牆。每間串樓上架設三門大炮。
誰料蒙古軍隊也針鋒相對地在城外修築了60里長的土城,從外面圍住了廬州城池,又修築了高度超過串樓的平臺,站在上面觀察城內守軍的動態。
杜杲命令士兵把清油散在草堆上,然後焚燒蒙古軍隊的平臺,還在串樓內立七層猶如雁翅的設施,在上面安放大炮轟擊蒙古軍隊的高臺。
蒙古官兵驚慌失措,只得狼狽地撤退。
鞏潤祖的軍隊和500名赴援民兵乘勝追擊,痛打落在隊伍後面的蒙古士兵,造成蒙古軍隊死傷慘重。
杜杲還派遣水軍和精銳部隊守衛在淮河沿岸的戰略要點,擋住蒙古軍隊的回撤之路,實行關門打狗的策略。
察罕見廬州屢攻不克,調軍東進,屢戰屢敗,只好回師北撤。
南宋朝廷發現蒙古的東路軍集結兵力進攻兩淮地區,對長江中游的攻掠有所放鬆,乘機頒詔收復荊襄地區。
南宋滅金的英雄孟珙認為,想要收復襄陽和樊城(今湖北省襄陽,必須先得到郢(ying)州(今湖北省鍾祥,以此作為運送糧食等戰略物資的據點,奪取荊門(今湖北省荊門方可出奇兵。
孟珙到嶽州(今湖南省岳陽赴任,將鞏潤祖招致麾下。他們一起認真研究分析敵情,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等到條件一旦成熟,他立即命令鞏潤祖帶領將士攻打冢頭、樊城、郎神山和襄陽。
孟珙收復襄陽以後奏請朝廷在襄陽駐紮重兵,建立軍事重鎮。接著,他又召集息州(今河南息縣)、蔡州(今河南汝南等地投降的漢人將士建立了忠衛軍,召集襄州、郢州等地投降的漢人建立了先鋒軍,徵招359名安徽人創立了寧武軍,徵招百餘名回鶻壯士、115名老少和260匹馬創立了飛鶻軍等軍隊,統一由鞏潤祖統帥。
孟珙把江陵作為基地,以襄陽為重鎮,大興屯田。鞏潤祖則加強訓練隊伍,提高戰鬥力。南宋在荊襄戰場出現了很大的轉機。
大蒙古國對外與南宋的戰爭烽火連綿,內部的紛爭也是接連不斷。
1241年冬天,窩闊臺罹患中風,不久就去世了。大蒙古國的權力落在了汗後乃馬真的手中。
1246年,窩闊臺的兒子孛兒只斤•貴由繼位為大蒙古國的第三任大汗。貴由雖然在位只有兩年時間,卻使桀驁不馴的吐蕃歸附了大蒙古國。
貴由去世以後,窩闊臺大哥朮赤的兒子、貴由的堂兄弟拔都反對三叔窩闊臺的兒子繼承汗位,堅持要立自己的四叔拖雷的長子、也是自己堂兄弟的孛兒只斤•蒙哥為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