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戰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方關自然想要搏一搏了。

張明對這一件事情,也陷入沉思了。

安南瓜熟蒂落,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張明已經不考慮安南的問題了。

他也要考慮自己。

首先,作為一個將領,從來不考慮自己的戰果大。從來不怕戰越打越多。更不要說,這一次籌備的軍事物資根本沒有用多少,幾乎上明軍都還沒有使出全力。

單單憑藉前線的物資,都足夠繼續向南進軍了。

其次,張明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有今日,就是因為他是何夕的嫡系。但是張明也很明白,何夕退下來已經是共識了。

雖然張明有一些不甘心。但是天下人大多數人還都希望這個結局的。

畢竟,何夕與朱雄英鬧翻,很有可能是一場比南北之戰,更龐大的***的開始。今後幾十年,大明就不要做別的事情了。何家與朱家廝殺便是了。

下面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上層很多人已經確定了這一件事情。

張明也要為自己將來著想。

在他看來,他將來在大明朝

廷,或許就是一個富貴閒人而已。他未必甘心,那麼海外就是他的廣闊天地。

但是而今海外所有的領地,要麼是荒蕪之地,要麼就是有主的。既有百姓,又沒有主的,自然是安南,暹羅,真臘,緬甸,乃至於天竺。

說起來,這一片土地要比爪哇哪裡繁華的多。

從長遠來看,白手起家,篳路維艱,一步步發展起來,開始固然艱難,但是將來,漢人人口居多,就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事情了。

但是對於很多將領們來說,哪裡想那麼遠的事情。他們覺得,直接有一塊熟地作為他們的領地,才是最好的,至於原住民的反抗。抱歉,他們這些勳貴們都是殺人出身的。

哪裡怕了這個。

當然長遠的隱患,他們也不在乎,人想太多,都是多餘,而且古代人的文化自信要遠超過現代人,在他們看來,這些蠻夷,折騰幾百年,總歸會變成漢人的。比如南方山越人,從秦漢三國,折騰了好些年。但是最後也都變成漢人了。

只是張明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是何夕的人。他的一些作為必須以何夕的利益為基礎。否則就會出問題。

即便他此刻心動了,也必須考慮何夕的想法。

張明說道:「兩位的心思,我明白。但是兩位也要明白,這一件事情的決定權,不在我們這裡,而是在中樞。一切要聽南京的。你們對我說這些也是沒有用的。」

方關明顯有些失望。他對中樞瞭解不多,並沒有聽出張明的言外之意。

但是沐春卻是聽明白了。沐春說道:「九重之上,雖高且遠,但是我們總是要做些什麼,才能攪動九重。張將軍,我說的對吧。」

方關一聽了,立即明白說道:「張將軍,你有什麼話直說便是了。這一件事情,大家一起發力,才有可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