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六章 計劃

蘇軍整個計劃分成三步走。

首先是前線步兵,一道命令下去讓他們明白往後戰鬥的走向。

白天的任務與基輔的“滾桶式防禦”有些相似,將部隊分成幾個部份,然後隔著幾公里一道防線,一道道的防禦,每道防線要求守幾小時……這對316師來說並不困難,德軍裝甲師在泥濘地和雷區中前進幾公里然後組織起進攻都需要幾個小時,然後象徵性防禦一段時間也就到了。

夜裡的任務相對比較重一些,也就是要奪回敵人陣地,而且還是在幾乎沒有休息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是由蘇軍兵力不足造成的。

就像之前所說的,由於蘇軍處於被動防禦而且後備部隊都被用於反攻,所以總兵力雖然不比德軍少但在區域性地區總是出現蘇軍少德軍多的情況。

比如316師此時的兵力八千餘人,加上坦克第四旅五千人總兵力只有一萬三。

而德軍卻有兩個裝甲師一個步兵師將近三萬人,這還沒算上炮兵和空軍的優勢。

這使第316師的時間安排得很緊湊,白天層層後退,休息幾小時後馬上就要投入反攻,而且反攻還是隻許勝不許敗……一旦無法反攻到指定區域,就意味著第二天德軍就會往前推進一步也就是距離莫斯科近了些,更嚴重的還是有可能威脅到兩翼友軍的側翼。

其次是坦克第四旅的準備工作。

他們的準備工作就不用多說了,當晚就撤回到十二公里後進行夜戰訓練,照明彈、曳光彈、通訊等等。

這其中比較麻煩的就是通訊。

白天能見度高的時候揮舞著訊號旗很容易就能讓坦克後的跟隨步兵看到,到了夜裡想進行統一指揮就是一大挑戰,甚至就是步兵與坦克通訊都有困難……理論上說,夜戰對於通訊裝置更先進而且裝備到每輛坦克的德軍來說更有利。

不過這一點最終還是透過惡補訊號燈解決了,步兵與跟隨步兵都用蒙上黑布的手電筒聯絡,用亮暗或是劃圈表達不同的意思。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工兵。

工兵要做的事就多了……佈設地雷、鐵絲和路障,還有炸燬橋樑,炸燬橋樑之後還得在夜裡修橋以便蘇軍夜裡可以反攻。

除此之外還必須得修幾條“暗道”,也就是表面看起來是泥濘地但實際上坦克卻可以透過的道路。

這些每一項都不是小工程需要相當多的人手,不過這對於蘇軍來說卻不是問題,因為蘇軍有許多百姓在前線充當工兵。

看著那些在戰場上緊張的構築工事的百姓,舒爾卡有些擔心……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其中一員?

“他們”指的是舒爾卡的家人,舒爾卡知道他們在這一帶構築工事。

“放心!”指導員拍了拍舒爾卡的肩膀,說道:“我已經把他們調到莫斯科了,我是說你的父母!”

舒爾卡不由疑惑的望向指導員:“你怎麼知道他們?”

“這裡還有我不知道的事嗎?”指導員反問。

於是舒爾卡就明白了,有人向指導員打小報告……有時小報告的內容並不完全是壞事,比如說舒爾卡的家人在前線勞作就沒有什麼把柄可抓,更確切的說這算是一種“訊息”。

“謝謝,指導員同志!”舒爾卡對指導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