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府大堂。
家中五位族老齊聚一堂,面色嚴肅。
徐從戎站在中央一臉不忿,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句話,“平生心善人不知,一朝出錯天下聞。”
想他徐從戎從小飽讀詩書,不說學富五車,憑著家族關係,考個功名還是綽綽有餘的。但父親卻不讓他做官,從給他起名字就能想到長輩對他的期盼。
可他習武天賦又不及大哥,大哥被家族千方百計安排進了軍中歷練,他則只能負責家族後勤,幹著他不喜歡做的商賈之事。
但他從來都不是個妥協之人。
讓他經商,他就一定會將徐家的財富再推往新高。
他做到了,並且越做越好,家中經營的諸般產業也逐漸開始過度到他手上。
他與人和善,樂善好施。
沒有世家弟子的傲慢,人人都誇他性格好,有能力,在鯤鵬城中創下好大名氣。
可這些都有什麼用。
出一丁點小錯,就被這群老不死的拉來大堂審。
“……都是那個賤人引誘我的,一時把持不住,失了警覺竟被人暗算。”
他委屈不已,一句話將事情定了性。
五老在上,面色沉凝看著他。
半晌,才由大祖說道:“罷了,此事就此作罷。”
畢竟徐從戎也是他這一脈的嫡系曾孫,還能打殺了不成。
矮個子裡拔將軍,小輩們越來越不成器。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比他們那時候差遠了。
“但事情既已發生,對我徐家的聲望造成極大打擊。尤其是你父親才剛剛去了北都上任,只怕會因為此事而成為同僚間的笑柄,卻需要消除影響。”
“徐從戎,你閉門思過半年吧。”
徐從戎聞言,又是一陣憋悶,卻說不出話來。
只能恭敬應道:“是,太爺爺。”
“但家族生意不能停。你們有什麼好的接替者嗎?”
“三房的孩子書聰還不錯,已經在北都瀚海書院進修三年,可以調回家中接任。”三祖提議道。
二祖也道:“書聰那孩子我有印象,不過書恆不是更好嗎。進的是如海書院,那可是文脈嫡系。”
“如海書院前途遠大,這時候回家豈不是大材小用,再說那孩子也未必願意吧。我看書聰就夠了。”三祖堅持道。
“哼,家族需要他,哪還能由得他願不願意。”
幾人又是一番討論,爭論倒是不大,只是順嘴為自己一脈的後人提點一二罷了。
畢竟在幾人看來,都不是什麼大事。
最後得出結論,讓書聰、書恆都回來。
兩個大才一起幹,總不會比徐從戎差吧。
而且權力分散,若再遇見這種事情,也不會亂了陣腳。
一貫負責家族對外安全事物五祖年齡最小,精力更加旺盛,對外情報自然也是他的分內之事,這時候說道:“據現場目擊人得來的情報,當時是有個老乞丐繞著馬車轉了一圈,從戎伱也沒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