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歌卻笑得更燦爛了。
李鏘總想著捧殺李承銘,同樣看不起唯唯諾諾的李銓。
如今可好,李銓被他帶溝裡了,最後他坑死了自己,李銓卻爬出來重見天日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蕭寒潛也挺損的。
他答應她,會讓李鏘生不如死,果真手不刃血。
李英歌輕快地站起身來,“喊上謝媽媽她們,去正院給娘搭把手。”
李府是李子昌入閣時御賜的閣老府邸,如今革職抄家,李府也就不再是李府。
他們要搬去謝氏名下的嫁妝院子裡。
大理寺上門抄家的日子已定。
屆時即是李子昌和李鏘放出天牢的日子,也是他們搬出李府的日子。
等來這樣的結果,只能道一聲不幸中的萬幸。
李府上下卻難免惶惶。
但見當家主母謝氏的病“好了”,李英歌亦是沒事人似的,而李承銘雖藉此不再去宥譽書院,卻一心撲在讀書習武上,李府上下也就漸漸定下了心,亂中有序的當起差來。
有些事卻不可避免。
謝氏剛撒出一筆安置費,打發走新家用不上的多餘下人,就傳來了乾王府要進人的訊息。
皇后玉旨,聘中樞院左參將馮有軍之十一女馮氏,為乾王府王姬。
隨後又傳聞,明妃不知犯了什麼錯,罰跪於皇后的坤翊宮足足兩個時辰,回嫻吟宮不到半個時辰,看跪傷的太醫還沒來,聖旨就先到了。
聖旨先說冊封六皇子為賢王,擇日出宮建府,明妃一聽“喜極而泣”,還沒來得及“高興”得暈過去,就聽聖旨又說,聘鄭國公馮有旭之六女馮氏,為賢王正妃。
這一次,明妃徹底“高興”得暈了過去。
馮欣愛依舊和前世一般,定給了已封賢王的六皇子。
唯一不同的,是前世沒有聖旨賜婚這樣風光。
李英歌覺得,也許她也和謝氏一樣,做了回攪屎棍,攪渾了前世本該平靜的水。
至於是真風光還是假風光,那就只有嫻吟宮和鄭國公府冷暖自知了。
李英歌無意糾結,聽著楊媽媽“如臨大敵”,報著打聽來的馮欣採的“履歷”,不由微微挑眉。
沒想到皇后最後為蕭寒潛選的四妾,也是馮氏女。
或者說,這是太子“規勸”的結果?
她若有所思。
謝氏亦是若有所思,示意楊媽媽喝口茶歇口氣,敲著桌面道,“一頭結親,一頭結仇。這馮欣採聽著哪方面都平平,皇后娘娘怎麼就選了她?這是疼乾王殿下,還是想讓乾王殿下難做?”
說著轉眼看李英歌,“還是不想你好過?”
常青聞言啊了一聲,這才想起什麼事似的,後知後覺道,“夫人說的是,一頭結仇——我們小姐還真是跟馮氏結了仇!”
這馮氏不單指馮欣採,還包括馮欣愛。
Ps:書友們,我是鴻一菌,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援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