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大哥他們中秋節前二天完了婚。
那時可憐的二哥從東家家裡回來了,矮瘦木訥的好似不是同丁香他們一個爹孃生的,大哥說再也不讓他去那家看牛了,說隨便幫大哥做點啥也不會餓到他的。那段時間大哥帶著二哥把已破漏的茅棚屋裡裡外外翻修了一遍,這樣結婚時才不會太寒酸。
忙著準備完婚的同時,緒宗與秋生收購了批貨物,在七月底的時候丁香和叔祖跟著一起去了益陽,叔祖和丁香是作為男方接親代表去的。
辦完事後接了吳瑛舅舅舅娘作為孃家代表來落英寨見證他們婚禮。按本地風俗老規矩當孃的結婚是不送親的,架不住那時武漢已經大戰,日本人隨時會攻陷。各種謠傳,不出三個月,日本兵會打下長沙,益陽到時也會來日本兵。吳瑛舅娘有些擔心益陽不安全,趁著這個機會隨舅舅回趟安化,如果益陽有一天真讓日本人佔了,安化這種山區是避亂的最佳場所。
大哥他們結婚那天很熱鬧,瘸了腿的玉石爺坐在堂屋祖宗牌位下接受了新人的叩拜,新人敬茶時玉石爺失態掉淚了。完婚第二天緒宗領著舅舅舅娘到山寨各處轉轉,最終選中了離現在茅屋半里地外寨子上坡的一處菜地,計劃待明年開春重新修建瓦頂木板屋。
那塊地背靠山,前面開闊且座北朝南冬暖夏涼,是屋場的最佳方位——這是大哥十年前離家學藝的心願,到而今終於可實現了。
吳瑛結婚三天後,她舅娘心裡放不下益陽的雜貨鋪回益陽了。緒宗和他們約定,如益陽呆不下去了就回安化,大家子共同想辦法應對。
婚後不到一個月,緒宗和秋生再次販送貨物去了益陽。這次緒宗秋生把往年的積蓄全部壓上,還借貸了劉三爺一百個光洋,裝了整整六個船排的各種物質。吳瑛同丁香一起去幫忙照看,船工仍請的劉師傅王進義他們,人手不夠還加了三個人。
一路沿河而下,從未搭過船排的丁香覺得新鮮有趣,河岸沿途村寨農舍、青山闊野唯美如畫。
大哥大嫂同一船排,秋生與丁香劉師傅一起,能與秋生同一船排丁香心底甭提多高興!
一路上兩人有說有笑,秋生對丁香關懷備至。過淺灘拉仟時秋生偷偷將丁香的纜繩縮緊,身後看得真切的劉師傅笑起了他們倆個:“桂老闆,你一個人拉倆個人的冒拉一樣,乾脆幫我也帶一把,我個老傢伙也冒得力噠!”
頓時河灘上眾人鬨笑起來,羞得丁香忙用手推開了秋生的手。吳瑛見狀,回頭白了大哥一眼:“你看人家秋生多曉得關懷人的,你就不曉得學學樣?!”大哥聽到,望了望秋生丁香倆個,忙伸手攥緊了大嫂那頭的纜繩。
中午休息打中伙時大家圍坐一起,那劉師傅趁興說唱起了孟姜女哭長城。這回劉師傅不比以往,臨出門時帶了他那視如珍寶的琵琶,一邊說唱,一邊彈奏伴樂。
“各位,孟姜女揹著那萬喜良,一步一步行,日行夜曉到天明。……”每說唱一段,中間便又彈奏一段琵琶,那忽而低沉忽而高亢的音調夾雜著琵琶的和奏,音律悠遠亢奮,眾人一片叫好!
當唱到夫妻雙雙把家還時,他突然停了下來,瞥了瞥聽得入神的秋生丁香一眼,衝大哥說道:“曹老闆,我看桂老闆和你妹妹蠻般配的,我作個伐,要是他們同意,媒保月老我當仁不讓,如何?”
丁香羞得低下了個頭,大哥望了望他們倆個,復又盯著秋生的眼晴,笑道:“桂老弟,如何?”
劉師傅這一出來得突兀,秋生豪無準備有些窘迫,回頭瞥了瞥丁香,丁香此刻抱膝伏頭於上。
秋生搔了下頭,眼晴沒離開丁香,頸脖紅通聲音有些結巴起來,“只要滿妹看得起我,我哪有,有,有麼子不願意的呢?!”
這時吳瑛轉到丁香身後用手在她腋背處捅了她幾下,笑道:“你呢?”丁香沒有抬頭,小聲說道:“全憑大哥爹爹做主,我聽他們的。”
這時劉師傅站起身來,亮了亮身段,高聲唱道:“鏘!鏘!鏘!成囉...”眾時大家鬨鬧起來,要秋生敬菸賀起喜來。
劉師傅高興起來,擺開架式,轉了個圈行禮抱拳,望了秋生倆個一眼,有腔有板的唱起了西廂記:“喜事喜事,今日老夫高興,給諸位來段西廂記樂下子!!……咚,鏘,咚,鏘!……各位看官聽分明,聽我劉子元唱段亂彈琴。……且說那張生別了崔鶯鶯主僕倆個,隻身一人上了路,日行夜伏京城尋取功名……”
那天中午,劉師傅唱得盡興,眾人聽得津津有味。音色低亢悠長的湘中傳書說唱貫透河灣峽谷,不覺竟在那河灘停留了二個時辰。
大哥見太陽已斜西,與秋生討論後決定索性就在此地過夜。當天夜裡,秋生他們男人們擠在一個排上,吳瑛與丁香睡在一處。
是夜明月空懸,四野明亮如晝,姑嫂倆個都很興奮,嘰嘰喳喳聊了半宿,關於大哥,秋生,各自幼時的苦,也憧憬了未來的前景。
因吳瑛同丁香幼時同樣吃過苦,自那天夜聊後倆姑嫂感情深厚——用丁香話說,我們娘屋裡的大嫂跟我是親姐妹一般的,幾十年從冒紅過臉。
自捅開那層窗戶紙後,丁香與秋生反倒拘謹起來,不似往日般有說有笑的,船排上有些沉悶。
後來在一處拐彎處,秋生偷偷靠近丁香,拉了她衣袖一把,關切的說:“丁香,小心點,站穩實些!”丁香聽到,一時未反應過來,回道:“你叫哪個?...”遲疑片刻又想起丁香堡樹下秋生要她改名丁香的事,她深情望著秋生回道:“要得,即然你喜歡這個名字,回頭我叫我爹乾脆改了得啦!順了你的意,要得嗎?”自此秋生不再叫她滿妹改叫丁香了。
到益陽後拜訪了吳瑛舅舅舅娘,舅娘急著清理雜貨鋪貨品準備收拾回安化避亂,忙得焦頭爛額都顧不上好生招待大哥一行。秋生他們也有忙不完的事,吃了頓茶後客氣一番便告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