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26章 燒製蓄水池(9/15,求訂閱!)

直播間內,觀眾們聽到林楓此言,滿螢幕全是問號。

“???”

“好高大上啊,我沒聽錯吧?自來水裝置?”

“自來水,講究!”

“楓爺真是基建狂魔啊!”

“那麼問題來了,水龍頭從哪來?”

一邊看著彈幕,林楓一邊站在高地上搭建收集扇,笑著解釋:“水龍頭,我們可以用竹管代替。然後,在管道內,裝個簡易的過濾系統,平時不用的時候,找東西封住管口就可以了。”

“蓄水池是露天的,會有蚊子和鳥類光顧,所以必須安裝過濾系統,如若不然,我敢保證,你喝的水裡,絕對會有一股鳥屎味。”

十分鐘後,蓄水池上的三面收集扇,盡數擺好。

下一個步驟,便是上泥。

上泥,可以填補樹枝間的縫隙,使其更好地收集雨水,保證收集效率。

“上泥之前,最好是在扇面上鋪一層棕櫚,或是某些較大的灌木葉片,讓收集扇變得更為平整。”

言罷,他跳下高地,走進林中,抱回來好多棕櫚葉。

收集扇只建了三面。

多出來的出口,可以當做水位觀察窗。

具體的結構是,一層棕櫚,一層泥。

共鋪兩層。

一面的面積大概有1.5平米,呈長方形,向外展開。

上泥的時候,林楓需要先爬上收集塔旁邊的高地,然後身子前傾,腹部抵住觀察窗。

先上兩側,再上距離自己最遠的一面。

幹活的時候,為了不讓直播間冷場,他開始給觀眾們科普雨水收集塔的歷史。

“雨水收集塔,是目前所知的,人類最早的儲水裝置。在淡水稀缺的熱帶島嶼,原始部落的土著們,稱它為‘生命的水潭’。”

“直到現在,太平洋南島的一些原住民,都還在用這種方法收集雨水,來祈禱一年的風調雨順。”

“雖然收集塔已經由實用器,淪為了祈福用的裝飾品,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的作用,卻依然還在。”

“對於生存者來說,生命的水潭就是你活下去的希望。”

邊說邊幹,進展很快。

不一會兒,三面收集扇均塗了兩層細黏土,變得平坦起來。

接著,在晾曬黃泥的同時,林楓則開始著手製作自動流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