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裝置,通俗點講,其實就是在一根中空的竹管,里加點木碳,然後找個竹筒封住出水口。
當需要接水的時候,取下竹筒,不需要時,蓋上即可。
“出水管不一定非要用竹子,任何中空的管狀物品都可以,比如廢棄的塑膠管,竹管,中空的細樹幹等等。”
之前搭建三角屋的時候,閒置了好多細竹子。
時間一長,這些細竹早就變了顏色。
林楓選了一根竹節較少的,取了幾粒燒紅的炭火,丟了進去,不停地往竹管內吹氣。
這時候,鏡頭給了竹管內部一個特寫。
只見,深處的炭火忽明忽暗,沒過多久,縷縷青煙便從裡面飄了出來。
“666,這大煙槍!”
“性感主播,線上抽菸!”
“楓爺,老夫這裡還缺一名吹簫童子,月薪3000,包食宿,來不來?”
“233333”
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炭火終於在竹節處燒了一個不規則的小孔,掉了下去。
幹竹子的燃點大概在300多度,用木炭打孔再合適不過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炭火要時刻遠離竹管的內壁,別把管道給燒壞了。
又過了大約十多分鐘,青煙漸濃,竹管的兩處竹節,全部被打通。
隨後,林楓取來一塊大小正合適的冷木炭,卡在出水管的上方,預留處一個指頭的縫隙。
下一步就是安裝,只需將帶有木炭的一端,插入蓄水池底部的一個底角,將水管的出水口,伸到下面泥牆處即可。
規劃完畢,林楓用斧子和石刀,在蓄水池的一角砸了個洞,把竹管的一端插了進去,取泥封好,再用一根直徑略大的竹節扣緊出水口,來充當水閥。
“水管做好之後,距離完工還差一步,就是燒製池底和池壁。”
“這種燒製方法,跟篝火燒陶是一樣的。所以,受熱可能不是很均勻,一次無法成形,至少要燒個幾遍。”
此時,時間已臨近正午,島內溫度開始升高,也就兩三個小時,黏土就幹了大半,但並不能馬上燒製,還得晾曬個一兩天。
下午的時候,林楓做了些雞食,給菜園子澆了些水,躺在茅屋裡補了一覺,直到三點鐘才起床。
晚飯,還是雞肉和木薯。
甜點除了椰子,還有甘蔗。
燻烤好的火雞肉配上蔗汁,別有一番風味,不比蜂蜜的口感差。
臨睡前,林楓在叢林收集了大量的枯枝敗葉,鋪在了營地前一塊乾燥的空地上,用木棍將其打散。
因為前幾天雨水頻繁,即便是埋得很深的枝葉,也有些潮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