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軍和立娟就住在一條衚衕裡,並且他們的家還是錯對門,他家到她家的距離也走不了幾步遠的道。要在平常,這兩家來來往往得也算是十分密切,你上我家,我去你家,誰跟誰也從來沒有這麼興師動眾或者客氣講究過,可今天看來確實是與往常大不一樣,因為這是認子攀親,就得辦得像模像樣一些才是,至少禮節上不能馬馬糊糊。
劉巧仙“呱噠呱噠”拉著風箱燒了好幾壺開水,桃花剛擺好瓜子和水果,就聽見大門口熙熙攘攘的有人說話,她趕緊從屋裡出來,小寶早已經蹦蹦跳跳地跑進了院子,桃花一見便彎腰向小寶問道:“寶,你媽和姥姥呢?”
小寶用小手指門口:“那兒,那兒呢。”
桃花直腰向門口看去,不由得心裡“咯噔”一驚,就好像人走路時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腳似的。原因第一個進她家大門的居然是立強媳婦兒,她想:她怎麼破天荒的積極了?不管她了,畢竟來者都是客。於是,桃花笑嘻嘻地迎上前去招呼說:“喲,嫂子過來了?快往屋裡請。”
立強媳婦兒嘰嘰喳喳地說:“嗨,這家裡有什麼事怎能少得了我呀?今兒娟兒和桃花妹子攀親,我再忙也得過來討杯喜酒喝,嘻嘻,你說是吧桃花妹子?不知道歡迎不歡迎呀?”
“那是那是,你一來就是給俺臉面呢,俺真是受驚了,俺是熱烈歡迎嫂子,嘻嘻……”桃花客客氣氣和立強媳婦兒說笑著,又見劉巧仙從屋裡出來,她說:“娘,俺大娘和立娟姐在後面呢。”她的意思是自己走不開想讓婆婆招呼一下。
劉巧仙也跟立強媳婦兒寒暄了幾句,她便向大門口迎接孫大娘她們去了。
當婆婆和桃花把立娟一家客客氣氣迎進屋裡,這時,劉大軍和劉海濤哥倆也回來了,他倆一進門劉大軍剛想說什麼,劉海濤扯了大軍一把沒讓他說出來,劉海濤輕聲說道:“今兒個喜慶,都到齊了,俺看先舉行一下認親儀式吧?”
劉老存坐在炕頭上,他滿面春風地招呼立娟爹上炕,孫老漢看了看劉老頭的腿十分關切地問:“老弟這腿好利索了嗎?”
“沒啥問題了,就是還不能吃硬。”
老哥倆便一同坐在炕上桌子正中,立娟笑笑對劉叔和劉嬸兒說:“叔、嬸兒,這認乾親的事俺什麼也不懂,有什麼講究你們給俺們講講唄?”
劉巧仙一撇嘴笑著說:“這孩子怎麼這麼客氣?這事兒你得問你爹,俺老哥哥對於老禮什麼不知道哇?”
孫老漢靦腆地一笑對劉老存說:“俺知道就是講不出道理來,還是由老弟你給他們說道說道。”
劉老存說:“是這樣,如今是新社會了,咱不信過去迷信那一套,咱兩家人一起聊聊天,再一起吃頓飯就得了。”
劉巧仙附和著說:“可不是嗎,有什麼講究的?來,他大娘,抱小寶炕上來坐,娟兒你們也先坐下。”
孫大娘答應一聲並招呼大家說:“好好好,都坐下說話。”
立強媳婦兒一屁股坐在炕沿上,朝著站在一旁大軍和桃花說:“喲,如今雖說是新社會了,但是這認乾親也是有講究的,其餘事項全免了,這編‘鎖子’總是要編的,從今以後每年桃花這個乾孃要用一紅線穿一枚銅錢,然後掛在小寶脖子上,一歲穿一枚至十二歲。到時候,再由小寶的乾孃為他“掛鎖子“,然後立娟再用鎖將脖子上的十二枚銅錢串的拴在桌腿上,由小寶乾孃桃花用鑰匙開啟,這叫“開鎖子”,從此你家乾兒小寶便成為“大人“了。”
劉大軍瞪大眼睛問:“認個乾兒有這麼囉嗦呀?”
立強媳婦兒撇著嘴說:“囉嗦啥?比起舊社會認乾親簡單多了。”
劉老存說:“那倒是,在舊社會認乾親遠比現在要複雜的多,既然要“拜乾親”,那麼就得擇一個吉日舉行儀式。屆時,做父母的除了要準備豐盛的酒席外,還要替自己的孩子預備孝敬乾爹、乾媽的禮物。這份禮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給乾爹的帽子和送給乾媽的鞋子,另外,還要配上衣料之類的物品。當然,乾爹、乾媽並不是只進不出。乾爹、乾媽送給乾兒子、乾女兒的東西一定要有飯碗,筷子和一把長命鎖,另外,還要有一套小衣服,鞋襪、帽子、圍嘴和兜肚等。”
孫老漢接著說:“逢年過節還要串親戚,互贈禮品,過年的時候,乾兒子要給乾爹乾孃磕頭拜年,乾爹乾孃還要給乾兒子壓歲錢。”
大軍說:“哎喲我的天啊,聽著講了一大堆,這也太複雜了,頭疼。”
立強媳婦兒說:“頭疼?嘻嘻,做了乾親就是理所當然的親戚了,不見得只是逢年過節來往,平常來往也就方便多了嗎,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