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的一番話,一下子把話題拉向了對於腐敗問題的調查。李松林有點坐不住了。
如果按劉巖的意見開展這樣的調查,那戰火勢必會燒到魏國傑的身上,甚至可能會顛覆整個稅務局的領導班子,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是李松林希望看到的。
可有關腐敗的話題,是他首先提出來的,他又不能把這個話題收回去,那樣的話,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怎麼辦呢?
李松林苦思冥想了好一陣子,最後決定還是把話題重新拉回到這次的事件上。
“對這次造成群體事件的原因展開調查,我是非常支援的,我剛才也強調了,造成這次群體事件的根源,是因為稅務局在稽查過程中存在著不當的行為。這個事,我也諮詢了有關的人員,按他們的說法,這次的稽查行動,是某個領導指示的,他們只是執行的角色。我覺得,既然要調查,就應該從這方面入手,我們要好好查一查,究竟是誰做了這樣的指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指示。”
劉巖說:“這次的稽查行動,是我吩咐稅務局做的,我認為,一次正常的稅務稽查,本身並沒有任何過錯,如果因為這樣的一次稽查行動,而導致了不良後果。那這種後果的產生,並不在稽查本身,而在於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的標準不一樣,這才是引起事端的根源所在。而執法標準不一的問題,很有可能會牽涉到腐敗,所以,我覺得我們接下來的調查,應該從根源上查起,徹底查一查我們的行政官員是否存在著腐敗的問題。如果有關的調查牽涉到了我自己,我還是那句話,會積極配合組織的調查。”
李亞洲接過劉巖的話頭,說:“劉巖同志剛才的提議很好,關於行政官員腐敗的問題,我們的確是應該好好查一查了,另外松林同志對這次群體事件發生的闡述,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次正常的稅務稽查,卻導致瞭如此嚴重的群體事件,群眾真正的憤怒來自於哪裡?不用說,肯定是來自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標準不一,如果我們的執法者能夠做到公平公正,我想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大家都說一說,接下來,我們應該怎樣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
李松林怒了:“我覺得現在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眼下,在市政府的大門外面,在稅務局的大門外面,聚集著數以千計的上訪群眾,他們的情緒一旦失控,很有可能會衝進市政府,衝進稅務局,如果不加以控制,說不定會導致流血事件。一旦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我們怎麼向中州市市委交待?怎麼向平原省省委交待?”
對於李松林的憤怒,大家都有點莫名其妙,調查腐敗的話題,是他自己首先提出來的,劉巖和李亞洲不過是順著他的意思,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呢,又是他跳起來指責別人?
不過,李松林有一點是對的,目前的確是不太適合討論腐敗的問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處理群體事件的問題。
正在這時候,劉巖的手機震動了起來,拿起來一看,正是他等待的連劍鋒的電話。他立即將身子伏在桌子下面,和連劍鋒小聲交談了一會,然後捂著話筒來到了李亞洲的身邊,小聲對李亞洲說:“連劍鋒局長剛從事發現場回來,他有事情要向你彙報。”
說著,劉巖將手機朝李亞洲遞了過去。
李亞洲擺了擺手,並沒有接手機,而是問道:“連劍鋒同志現在到哪兒了?”
劉巖說:“剛進市委大院。”
李亞洲說:“讓劍鋒同志直接到會議室來吧,正好讓大家都瞭解一下現場的情況。”
劉巖把李亞洲的意思給連劍鋒說了,然後結束通話了手機。
五分鐘後,連劍鋒出現在會議室裡。
連劍鋒並不是一個人來的,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人,一個拿著一臺膝上型電腦,一個抱著一臺投影儀。連劍鋒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李亞洲站起來主動與他握手,說:“劍鋒和公安局的同志辛苦啦。”
連劍鋒說:“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我向市委檢討。”
李亞洲說:“檢討不檢討的另外再說,我聽劉巖同志說,你有事情要向市委彙報?”
連劍鋒說:“是,有一些圖片資料,需要市委常委們看一看。”
說著,連劍鋒衝另外兩個人擺了擺手,那兩個人開始在會議室裡安裝投影儀。
趁安裝投影儀的工夫,連劍鋒向大家做了簡單的情況介紹,他說:“今天早上六點二十分,我接到了劉巖市長的電話。按照劉巖市長的指示,迅速集結了一百二十多名公安幹警,分別趕赴兩個事先現場,目前,現場的秩序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按照劉巖市長的指示,對現場的聚集人員進行了身份甄別。據不完全統計,市政府大門前聚集的人數,大致在六百七十多人左右,稅務局大門前聚集的人數,大致在三百八十多人左右。”
李亞洲問:“劍鋒同志,你剛才說,你們對這些人的身份進行了甄別,那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呢?”
連劍鋒說:“這些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土地被水泥廠佔用的農民,第二類,是在水泥廠工作的員工,第一類人的訴求是,讓市政府出面,敦促水泥廠的老闆馬上結清他們的佔地款,第二類人的訴求是,希望市政府能夠給他們工作的機會。也有人說,其實他們根本不願意來湊這個熱鬧,是水泥廠的老闆鼓動他們來的,水泥廠的老闆說了,誰要是不配合,是水泥廠員工的立即被開除,是佔地戶的三年之內不支付你們家的佔地款。配合的人,每人每天發給七十塊錢的補助。”
李松林接過話頭說:“有一些人的說法,是不能採信的,這些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看到穿制服的公安幹警,內心裡肯定會有所恐懼,害怕把他們抓起來,於是就把責任,推到了水泥廠老闆們的身上。我瞭解到的情況是,大部分人,並不是來鬧事的,他們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訴求。”
連劍鋒說:“剛才我說的,只是對現場一部分人那兒瞭解到的情況,並不能涵蓋所有人的意見。下面,我重點說一下第三類人。”
說到這兒,連劍鋒朝正在安裝投影儀的那兩個人看了一下。其中一個人衝他擺了擺手,示意投影儀已經安裝完畢。
連劍鋒接著說:“下面,我把現場的情況向各位領導播放一下。”
投影儀亮了起來,螢幕上出現了市政府大門前的畫面,市政府門前的道路,叫鈞都大街,有八道寬,左右各四道,中間有隔離墩隔離著,隔離墩以南,車輛在正常行駛,而隔離墩以北,因為實行了交通管制,除了偶爾出現在畫面裡的警車和公共汽車之外,沒有其它的車輛行駛,市政府大門口以東以西一百米外的地方,甚至連行人也沒有。
聚會的人有一大部分站在鈞都大街北側的道路上,大概有五六百人,這部分人顯得十分安靜,甚至還有一點緊張,這裡的秩序還好,基本上不需要警察維護。
只有小部分人擠向了市政府大門口,這些人的情緒比較激動,即便是在警察的壓縮之下,還在拼命的往市政府裡面衝。
接著,投影儀上又播放了稅務局門前的情景,那裡跟市政府門前的情況差不多,只有少部分人的情緒比較激動,行為比較過激。
放到這兒,連劍鋒又說道:“在拍攝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這些行為比較極端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他們的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都有異於正常人,於是我們就鎖定了這些目標,對他們的身份進行了甄別,甄別發現,這些人,要麼是刑滿釋放人員,要麼是被勞動教養的人。”
配合著連劍鋒的介紹,投影儀上的畫面發生了變化,鏡頭定格在了一個正在往市政府衝的男人身上,隨即,這個人的頭像被拉近,連劍鋒指著螢幕說:“這個人的身份,我們已經查清楚了。他叫魏紅周,曾因犯入室搶劫罪被判刑七年,出獄一年半。”
螢幕上出現了分割鏡頭,右邊,顯示著另外一組照片,這是一幅犯人服刑時候的登記照,下面是此人的姓名、年齡、籍貫等資料。
滑鼠點選了一下,投影儀繼續播放,重新回到了現場畫面,不久,畫面再一次被定格,出現了另外一個頭像以及分割的鏡頭,左側,是此人在現場的情景,右側,是一組登記照和個人資料。
連劍鋒介紹道:“經查明,此人叫李宏傑,27歲,曾兩度入獄服刑,第一次是在18歲的時候,因犯盜竊罪被判刑三年,出獄後三個月因犯傷害罪再次被捕,判刑五年,剛被釋放兩個多月。”
(今天網站一直打不開,所以更新晚了,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