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1)

大漢國繼承了先秦的傳統,黃金和錢都算貨幣。不過,話就是那麼一說。由於黃金是以重量為單位作價的,交易起來,先要稱量半天,很不方便。在日常生活裡,通常沒人用黃金作貨幣。小額交易用錢,大一點的買賣,則是用布帛。但作為漂亮而稀有的金屬,黃金的價值是很高的。早些年的時候,一斤黃金約值兩萬錢左右。近年來(張家大肆囤積金銀,黃金升值很快),一斤金可兌換三萬兩三千錢。

這金十二一枚換一百錢,32枚(1斤)才換3200錢,可差了十倍之多。

管寧疑惑的看著華,等待他來解惑――張涵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

華嘿嘿一樂:

“不錯!值五……幼安,你再看看這個……”

這回,華掏出來的,是枚明晃晃、潔白閃亮的大錢。

“值十?這是……”

“這是銀七銖……”

顧名思義,銀七銖就是白銀鑄造的銀錢,同樣大小的尺寸,銀錢則恰好重七銖,背後的圖案是玉兔。

“嗯!”

管寧點點頭,這就對了。略一盤算,管寧就明白了。肯定是1金十二等於5七銖,等於50五銖,等於1000五銖錢。一斤金合32000,而一斤銀合11000。

“不錯!這金十二是九金一銅,而銀七銖則是九銀一銅,昨天,我去見主公……”

華昨天去見張涵,正好趕上金、銀錢模具定型,生產出來了第一批錢幣。這東西聞所未聞,華一見了,也很是喜歡。

張涵手裡有一大批黃金、白銀,這回鑄造黃銅錢,順手便鑄造了一批金錢和銀錢。在古代,中國盛產金銀。根據歷史記載,大漢國賞賜給功臣的黃金總量,就高達八十七萬斤,即兩百一十六噸黃金。張涵倒沒有那麼些,但他把張家歷年累積的金銀一掃而光,也有六萬四千三百二十七斤黃金,及二十五萬七千餘斤白銀――張涵嚴重低估了張家斂財的能力,也低估了祖父對他的偏愛。

本來,張涵只是有這麼個想法,暫時嘗試一下,預做準備而已。這錢再好,華不會開口去要。不過,適逢張涵給他出了個難題。華推無可推,無奈之下,只得勒索了幾枚金、銀錢,作為謝禮,稍微安慰一下自己脆弱的心靈。

張涵拜託華做冰人,為他大兒子張慎向管家提親。華與管寧是極好的朋友,與張涵關係也相當好。華做冰人,是再合適不過了。因此,儘管華並不情願做這個冰人,他也無可推脫。

僅從目前看來,這自然是一件好事,就是從長遠考慮,此事於華也並無損害。可是,管寧卻未必願意把女兒嫁給張慎。張涵如日中天,北逐公孫,南卻袁紹,民心歸附,煉就偽金,威風是一時無二。張涵對管寧也是極尊重,兩人可謂是至交好友了。與張涵聯姻,管寧是不會反對的,問題出在張慎身上。

張慎的身份頗為尷尬,他是長子,卻不是嫡子。而張慎的生母梁若若,向來很得張涵的寵愛,在張家的地位,並不亞於王眸。梁家雖不是什麼名門,看來很不起眼。卻幾代都擔任張家的大管家。梁若若的父親是張家現在的大管家;梁若若的叔叔,操持著張家的商隊;梁若若的兄弟們有從軍的,也有從仕的,現在都是不大不小的官,手握實權。

總而言之,梁家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潛勢力很是不小,如果張涵一偏心,未來會怎樣,那就不好說了……

華能想到這些,管寧自然也能夠想到。就算管寧想不到,華總不能把人家姑娘往火坑裡推不是,人家一口一個“叔叔”的叫著,也得提醒一句吧……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張慎不也是一口一個“叔叔”的叫他麼……

這事只要華去說,管寧斷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但是,婚事真要說成了,往後一旦有個好歹,華可怎麼去見管寧。這麼一件棘手的事,華應下來,自是很為難,可他又推脫不掉。難道華能對張涵說,你家兒子是瞧上管家女兒了,管寧卻未必願意與把女兒嫁給你兒子……顯然,那是不可能的!華再是老朋友,張涵脾氣再好,也得生氣。

這些話,華不能那麼說,就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來做這個冰人了。心裡盤算著這些有的沒有的,華剛說昨天去見了張涵,正打算過渡到正題。管寧卻突然想起來一件事,不由插嘴問道:

“子魚,你這趟回來,不再擔任泰山太守,今後要往哪裡去,有沒有個說法……”

“……”

汗,華一咧嘴,老兄,別打岔,成不……

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