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東蒙與白生辰,這兩個這是最重要的兩個。
像那些相對普通一些的,這段時間更加絡繹不絕。
如大蒼東海人秦道、大乾膠東人蒙戰、蒙威兄弟,大魏相州人於德才,大魏東沙人原隨希,大吳錢杭人錢萬石,都慕名來到大霄之內,開始透過各種途徑進入了大霄官場,或者是大霄軍隊之內,讓大霄這一輛戰車變得更加龐大。
與大霄相同,大夏在這個時候也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
大夏雖然藉著曹閥和獨孤閥分道離析的這個機會,成功的打壓下了曹閥,再一次光復社稷。
但是,這個時期的大夏,相對於大霄來說,卻更加需要休養生息。
而且,原大夏三分天下時期,那個時期的大夏可以說是連年征戰,戰火幾乎沒有斷絕,並且還同時和兩大皇朝開戰,將龍氏的底蘊幾乎消耗的差不多了。
就算是勉強重新光復了朝廷,讓大夏的皇帝不再是一名傀儡,而是真正擁有了實權,可是,這個新的大夏卻依舊虛弱。
同時,在大夏內部,還有曹閥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
不管是從內還是從外,對於現如今的大夏來說,都不允許他們有太多的大動干戈的舉動。
至於大唐,這個時候則是陷入了一個爭論之內,以李世民、李隆基、李嗣源為代表的一批人贊同像另外兩家一樣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無他,連年征戰之下,他們也是打的國力疲憊。
連家底最厚的大霄都要休養生息了,更不要說是他們了。
打仗,從來都是為了越打越強。可如果打仗的結果只會是越打越弱的話,那這一仗壓根就沒必要打。
但是,李世民、李隆基、李嗣源為代表的一批人是這麼一個想法,可是,李續、李克用、李存勖等人那就是另外一個想法了。
他們則是看中了大魏這個時候內部徹底動了刀兵,而且還是無法緩和的那種矛盾,故而,想從大魏的身上佔些便宜。
這兩派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其實也相差不多。
但是,作為皇帝的那一位,卻更加傾向於在這個時候稱大魏內亂的時候佔一個便宜。
作為老大傾向於哪一派,最後自然是哪一派會佔據上風!
大唐之內,宗室力量強大!
在這三個皇朝之中,這三家是宗室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
故而,不管是休養生息的這一派,又或者是主戰派,基本都是以李唐宗室自己家裡人為主。
李唐之內,也確實是人才輩出,老一輩有李澤、李宗、李勣、李道宗、李神通、李淵、李克用……
少壯派,也有李續、李世民、李建成、李隆基、李宸、李希南、李浩天、李存勖、李嗣源、李存進、李嗣昭、李華龍……
說是宗室人才撐起了大唐的半邊天,幾乎都可以說是在小看他們了。
大唐三大上將軍,護國上將軍李勣在這一件事情之中,並沒有發表態度,天策上將軍則是堅定的站在了主張休養生息的那一派,也就只有武烈上將軍是主張大戰的。
故而,同樣主戰的皇帝李昊,以武烈上將軍李續為主將,又以宗族名將李存嗣為副,並李宸、李嗣源、李存進、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史敬思、康君立、慕紹華、宇文克、李華龍……隨軍左右。
慕紹華、宇文克,這兩人,都是原本大夏的老一輩的戰將,也有著一定的威名。
只不過,原大夏有一個夜殤絕,遮蔽了所有人的鋒芒。
在夜殤絕的面前,就算是唐日天、李宸這些人都不過是螢火之光,更不要說是慕紹華、宇文克這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