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七竅玲瓏錦盒(一)

聊城位於山東西部,京杭大運河河畔,西鄰河南北靠河北,是大汶口文化①名城,自古以來孕育不少文官武將,產生了大量精彩典故。到民國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陷入兵荒馬亂,這裡幾乎沒受到軍閥混戰的影響,依然是一派繁榮昌盛景象。雖然在抗戰期間淪陷,古城和文物破壞不是很嚴重。

城裡的五大家族有三個是名門世家,樓西街樊家自清朝多出官員,現今兩個二子在政府供職,近年來興商辦學威望頗盛。南門裡樓南大街東側的顧家衚衕,住著幾十戶姓顧的,據說是自明朝官宦世家的書香門第傳下來,翰林學士層出迭見。東西兩個衚衕中間是個大戶顧清源,自他祖父起便做生意,到他這一代鹽行和百貨愈發的興隆,掌控者魯西地區的蘆鹽*權。但他這一門人丁有點單薄,老人去的早,也沒有兄弟姊妹。老兩口成婚幾十年守著諾大家業,膝下僅有一女名叫心懿。顧太太郭潔薷是樓西大街樊家親外甥女,也是曲阜晚清舉子郭佑寧的千金,標準的門當戶對,老兩口相敬如賓也就沒有納妾。心懿小姐自幼天資聰慧心地純良,琴棋書畫針織女工無一不精,如今年方二九待字閨中,雖說已是婚期在即,仍然頻頻有不知情的上門提媒。而她本人對這門親事是千百個不樂意,主要原因是為了一個人一個盒,人叫樊俊生,盒子是七竅玲瓏錦盒。

話說民國十二年,樓東大街狀元府對面路北忽然冒出個卍②記鎖鋪。鎖鋪自開業起就生意興隆,因為他家的鎖具相當獨特,每把鎖只配備一把鑰匙。要說誰到別處配鑰匙,鑰匙能配回去卻打不開鎖,用掌櫃的說法是“一芯不可二用”。鎖鋪門口房簷下掛著一個菱形牌子,精美的花邊質樸的色調,中間嵌著兩句話:“玲瓏鎖,鎖玲瓏,玲瓏一匙鎖千重。他朝芯死棄銀匙,氣死賊山十二能。”這個像詞牌又像詩的牌子,為鎖鋪帶來一種神秘感,很多人走過這裡忍不住止步,被好奇心引著進店看看,從而被裡面的精湛鎖藝震撼。而這家掌櫃被稱作卍十三,他也不反對,以至於本來姓什麼叫什麼沒有人過問。只知道卍十三做出的鎖只認一把鑰匙,其他人除了把鎖砸壞是永遠無法開啟的,這也正是他家生意興隆的主要原因。

卍十三是個孤僻的人,在聊城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親戚。所以老有人背地裡議論他,四十好幾的人沒個老婆八成蹲過號子。還有人說他攢了巨資,既不買房置地也不吃花酒逛園子,搞不好是個革命黨。而他對這些充耳不聞,壓根兒不介意,照樣的起早貪黑專心經營鎖鋪。

八歲的顧心懿時常帶著同齡使喚丫頭喜兒到鎖鋪玩耍,覺得這裡的東西新奇好玩。從她家後門拐個彎走不遠就是東口南街,卍記鎖鋪就在東口南街北頭十字街口的斜對面。玩到興頭錯過飯點是常有的事,回到家免不了被母親數落一頓,讓廚娘祝巧真另開小灶做飯給她。喜兒必然是被巧真一頓臭罵,隨後嬉皮笑臉和小姐一起吃飯。因為她是巧真和管家顧重的女兒,她的聰明伶俐討得顧清源夫婦歡心,也是顧心懿從小的玩伴。卍十三也挺喜歡這兩個小姑娘,說過好幾次顧心懿心地純淨,必有後福,閒暇時和她們聊天,買糖豆、炊餅給她們吃。她們則親切地喊他“樂伯伯”,也不明白是本來姓樂,還是因為看著她們時臉上總是樂呵呵的。

時光如梭,就在顧心懿過完十二歲生日後第二天的清晨。她起床後看到門外的皚皚白雪喜歡的不得了,興奮地叫起喜兒出門,兩人趕在去學堂前玩會兒雪。出門來到院子東面的衚衕裡,才嚷著應該拿把鏟子堆雪人玩,喜兒聽完撒腿往回就跑,為主家跑腿兒分憂是父母從小教的。顧心懿看著面前一塵不染的雪地,乾淨的連根柴火把都沒有,忍不住順著道路往北出溜,滑的很開心。

一個不留神被滑倒,摔在東側六叔公院牆根。顧心懿手按到雪裡往起爬,忽然是覺得手下一軟,把她嚇得又坐在雪地上。仗著膽子扒開雪仔細一看是個人臉,好熟悉的一張臉,“樂伯伯”?這不是鎖鋪的“樂伯伯”嗎?怎麼大冷天睡在雪窩裡?正納悶呢,“樂伯伯”睜開眼,費勁地叫著她的名字。她趕忙問他怎麼不在家裡睡覺,他說沒力氣讓她先找個沒人地方緩緩勁兒再說,她就想起旁邊六叔公的舊院子空著。正好喜兒回來,兩人費力地把“樂伯伯”攙起來,拄著鐵鍁把走進十幾米遠的院門口。進屋後找柴火點著,暖一會兒兩人才發現“樂伯伯”的褲腿凍成血溜子,化開的血水正浸溼洋灰地面,匆忙間從破褥子裡掏出棉花絮給他擦血。他慘白的臉逐漸紅潤起來,仍是笑呵呵地跟她們說這件事是三個人的秘密,回頭他會送好玩意兒給她們。

從這天起她們早晚都會溜出來給“樂伯伯”送吃喝,還替他到廣安堂買過中藥面,大概是膽南星、血竭、沒藥、馬錢子、南紅花之類的。他常給她們講鎖的構造和鎮鎖橋的故事,給她們說做人的道理。尤其他說那句“一鎖一芯一把匙,擇一人許一世情”時的表情,和其中的含意,讓顧心懿以後的生活影響極深。

轉眼半個月過去,“樂伯伯”傷好的差不多要離開。臨走開啟身後的包袱,送給顧喜兒一把黃金鎖。又支走喜兒送顧心懿東西,一個比手掌大點純銅打造的六面雕花方盒子,還有一把銀銅合金製成的雙頭三稜鑰匙。盒子名叫七竅玲瓏錦盒,盒外面六個面的花紋一樣,前後左右上共有七顆活動小花瓣,撥開花瓣有七個鑰匙孔,並給她講了開鎖方法。

當天晚上喜兒就問顧心懿,“樂伯伯”給她什麼。她記得“樂伯伯”說過開鎖方法不能告訴任何人,就只告訴喜兒是個古董的花殼子,不值錢,還拿出來讓喜兒摸摸。喜兒當然不信,因為她隔著門縫看到兩人擺弄半天,只是沒聽到他們說什麼。儘管如此她也看不出什麼門道,晃了幾晃裡面也沒聲音,只好做罷。但小小的心裡卻滋生出了芥蒂,對二人的主僕關係開始不滿,卻沒對任何人講。

幾天後城裡有人議論卍十三是個賊,一個地方不能呆久換地方再偷。也有說法卍十三是被殺死了,下雪那天有人聽到打鬥聲,甚至能描繪出有人放哨有人入室打劫的場景。無論如何,從那以後卍十三和他的卍記鎖鋪一起銷聲匿跡了。慢慢地聊城人也好像不記得有這麼個人,有這麼個店鋪。但是顧家有個寶貝錦盒的訊息卻不脛而走,連裡面藏著各式各樣寶貝都被不斷被細化,簡直被人們傳神了,而顧清源夫婦壓根兒就沒見過,也沒聽過什麼盒子。

從學堂畢業時,顧心懿和顧喜兒都不滿十三週歲,喜兒的成績特別突出,遠遠超過觀前街吊關廟③旁的省立第三師範④招生分數線。按顧清源的意思兩人還一起讀,畢業還一起回家管理鋪子。顧重卻認為做下人的認幾個字就行,早早晚晚嫁人過日子才是正經事,就沒讓喜兒繼續上學。為此她大鬧一場,其結果則是被顧重狠狠揍了一頓,哭幾場後到鋪子打下手。心裡的不平逐漸讓她忌恨起顧心懿,憑什麼生活在一個院子她就沒資格讀書,顧心懿優越就因為她的小姐身份。

顧心懿有個同級同學名叫樊俊生,比她大兩歲,家住西關街魏大廟村。因為父親早逝,寡母買豆腐腦把他養大供他讀師範。所以他對母親非常孝順,穿衣吃飯都很節儉,早晚上下學的前後給母親幫忙。學習也非常用功,今年年初就到三師附小做起見習教師,微薄的薪水全部交給母親。在樊俊生眼裡,顧心懿就是個不粘人間煙火的仙女,沒有任何一個凡夫俗子配佔有她純淨的心靈。所以他選擇暗中傾慕她,自從到三師開學的第一天,充當起她的保護神。無論是哪個男生貪婪地窺竊她或是在公眾場合議論、詆譭她,他都會悄悄給那人書包裡塞張“君子好色而不淫,淫而噁心生!”“小惡不誡大惡悔晚矣!”一類的紙條。被人發現是他,放學後就會一頓暴揍,鼻青臉腫對他來說都是常事,他總會安慰自己為“剪除惡行”坐出貢獻。為了表達對她的傾慕,他偶爾抄寫小詩丟在她每天必經的南街口,也常常放學回家時“路過”西顧家衚衕。遠遠地看她走進大門才匆匆趕到樓西大街,幫他母親收拾牌坊口的豆腐腦攤子。顧心懿也撿過幾次他的小詩,覺得書法和思想都挺積極,只是不知道是誰無意或有意丟下的。

兩人正式的認識是在畢業那年春節前學校表彰大會,樊俊生、顧心懿等六個學生成績優異,被學校推薦到附小見習,大家握手相互祝賀。樊俊生對這次握手激動好幾天,顧心懿卻對於長相普通、衣著普通的樊俊生沒太注意,只是當成校友。

年後,顧心懿莫名其妙得了一場重傷風,吃了好幾副中藥才康復,卻因此錯過去小學報到時間,病好後繼續在三師學習,等著頒發畢業證。樊俊生報名後沒見到顧心懿,到顧家一打聽才知道她病了,回去就寫封信安慰她,還附帶著新作的幾首新詩一同裝進信封。打算親手交給她也就沒有寫收件人,也沒署名字。第二天大早上送去正趕上顧重在門口收貨,見旁人喊顧叔就以為是顧心懿父親,上前小心地施禮說了聲“煩請轉交令千金”就匆匆離開。顧重以為是不良少年勾引他的喜兒就沒理他,晚上把信交給喜兒,警告她不要和三教九流的男人來往。喜兒看了那封信挺喜歡,只是不知道對方是誰住哪裡,默默地期待一份好姻緣出現。

樊俊生認為顧心懿看過他的信,沒回復是說明她含蓄,那種神仙般的女孩就不該跟俗人多接觸。從那以後隔三岔五把寫好的新詩封好送去,直接找顧叔轉交,仍然是不署名也不留地址。在他看來這就算是交淺言深,因為家庭出身不同沒敢有過多的奢求。

顧心懿從省立三師畢業還不滿十六歲,原本是打算到東門裡的附小教書。顧清源實在是太忙了,又因為年歲見長體力卻日漸衰退。顧太太勸她放棄教學到商號幫忙,畢竟作為獨女接管家裡的生意是早晚的事。處於孝心她去了離家最近的樓東大街昌隆百貨商行,主要為熟悉業務管管賬目。顧喜兒已經在那當了半年多出納,對商行各種物品的價格和銷量了如指掌,有她幫忙更容易。於是兩人一起上下班,沒事就聊聊天,下班逛逛街,日子倒也過的悠然。

這天樊俊生吃過午飯去學校,正好看到顧心懿和喜兒從東口南街北頭過馬路走進昌隆百貨商行。一看時間還早就決定進去說幾句話,又顧慮別人看到影響不好,猶豫好一會兒才磨蹭著進去。他進門後看見顧心懿正在櫃檯前看雜誌,慢騰騰過去打招呼:“顧心懿,你來這買東西嗎?”

顧心懿抬頭看樊俊生,認出他是同級的同學,大方地說:“你好,我不是買東西是賣東西。”又擺手叫喜兒,“喜兒,這是我同學。”說著竟忘記了他叫什麼,尷尬地淺笑一下,“她是我好姐妹喜兒,你叫什麼名字?”

樊俊生瞬間覺得被冷落,暗戀幾年的物件竟不知道他名字。更加抹不開但也不好意思說別的,紅著臉說:“我叫樊俊生。心懿,你覺得我寫的新詩怎麼樣?”

喜兒剛想跟樊俊生打招呼,聽到新詩兩個字立刻想到半年來的那些信,瞬間明白他是寫給顧心懿的。心裡忍不住翻江倒海:憑什麼明明是該我的東西到頭卻變成她的?那年鎖匠給的花盒子本就該是我的!上師範的也該是我!這個人也該是我的!為什麼總是這樣?就憑她是大小姐嗎?

“新詩?”顧心懿微微吃驚,沒想到這個敦厚老實的人還能寫詩,把雜誌封面轉給他看,“你投稿在哪裡?這是良友,不是詩刊。”

“不不不,我沒有。”樊俊生更覺得無地自容了,“我沒有投給良友畫報,也沒有投給任何雜誌,我給了令尊。”

“啊?我爹?”顧心懿更加覺得意外,扭頭掃一眼喜兒,又看著他,“你不會以為我爹能給你出版吧?”

“不是,拙作還不敢公諸於眾,只是託令尊交給你。”樊俊生的臉紅成了醬茄子,“希望你閒時過目,最好是再加以點撥。”

“這樣啊?真不好意思,我爹還沒給我呢。”顧心懿有些不好意思了,覺得父親既然鼓勵她學文化就不該擅自攔下給她的東西,“對了,這是我家的鋪子,你有什麼需要嗎?我可以送給你,以後你也可以來這裡找我,我不在就找喜兒。”

“好,好,謝謝。”樊俊生沒想到顧心懿這麼坦率,簡直有些受寵若驚,“心懿,你怎麼放棄教書而從商呢?”

“沒辦法,爹孃逐漸上年歲,怎麼忍心看他們總操勞……”顧心懿第一次覺得對面這個人還挺有意思,不知不覺地和他攀談起來。

這天回到家,顧心懿專門打電話給父親,拐彎抹角地問他是不是扣留她的東西。顧清源壓根就不知道怎麼回事,自然給不了她滿意的答覆,讓她需要什麼到街上買,別隨便收閒雜人的東西。她去找母親評理,事情不大但要說清楚,晚飯都沒吃消停。

顧重路過前廳聽到主母倆議論,知道是鬧誤會了,趕忙回房間質問喜兒。喜兒不以為然的說那些紙是他給的,何況沒寫給誰也沒署名,顧重又氣得險些動手打人。喜兒磨磨嘰嘰從房間找出信件,把信燒掉剩詩歌送過去,連聲向她道歉,稱不知道給誰的就當廢紙丟在廢書堆裡。顧心懿知道誤會的來龍去脈沒有埋怨,反而安慰她這不重要。直到二更後她推敲完幾首詩,才覺得它們難能可貴。也是從那一刻起覺得那個不起眼的同學,竟有這樣的才華,而他在詩裡所表達的新思想也在她心裡起了不小的波瀾。

對樊俊生來說那也是個不凡的夜晚,他愈發覺得顧心懿純真爛漫,她的一舉一動甚至每個表情都使他興奮。當夜又寫了首詩,第二天中午拿到昌隆百貨商行給她看。她看後很喜歡,和他一起討論。從那天起,兩人才算真正地成為認識又相互欽佩的朋友關係。除了相互寫詩詞,還偶爾在西門外西關內橋上賞月,吃他帶的雞汁豆腐腦。久而久之,情愫在她心底產生了。

同在一條樓東大街上,距離昌隆百貨商行不遠,有家文華印書局。是聊城最大的書商,在濟南和周邊幾個縣城都有分號。文華書局總掌櫃季文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祖上多少代開辦私塾兼文化用品經營。民國以後新文化新思想成為主流,私塾變成了公立學堂。他專心從事印務,也與時俱進擴大經營。仗著小舅子韓福光是省軍政界要員,兩個挑擔也在政府供職,季家順利吞併幾個書齋,分店也開了十多個,短短十幾年成為聊城數得著的商人,影響力與樊家、顧家在伯仲之間。

季文華不僅眼光好有魄力,為人處事也厚道。與客商、員工、下人甚至鄰里關係都很融洽,簡直就是個老好人。或許是他的時間大多忙於事業,又或是他太太霸州韓氏過於跋扈,家裡的四個孩子總愛時不時地闖點禍出來。老大季廣二十八歲,自小脾氣粗暴好高騖遠,讀幾年私塾出來跟著一幫閒人瞎混。六年前一個下雪的晚上不知怎麼著被人打斷一條腿,此後在家裡自卑、暴戾、酗酒、打人,鬧得媳婦帶著孩子跑了。女兒季瑩二十歲,愛俏愛打扮還好吃懶做。去年年底跟個小販私奔了,兩天後一個人回來,躲在房子嗚嗚成天哭鬧。幾個月後肚子漸漸大起來,問她小販的姓啥叫聲一問三不知。氣的季文華給她幾個耳光,她才嗚咽著說跟小販跑出城沒多遠,他就被人打死了,兇手還強姦了她。現在她也弄不清,孩子究竟是小販的還是兇手的。小兒子季晸剛十八歲,成天惹事生非,轉過三個學校還沒畢業。二兒子季堂二十三歲,身材高挑,模樣英俊,能力也比較強。國立中央大學⑤畢業後幫他打理生意,做事效率高。唯一的缺點是有些過於激進,有個工人偷書拿去倒賣,被他抓住後直接打成癱瘓,季文華費好大勁才能擺平。沒多久又把一個人打得重傷致死,給人賠錢還吃官司,韓氏的孃家親戚幫著化解,季文華卻氣的不輕。

經常從興隆百貨商行門口過,季文華髮現顧心懿長得不錯,找人打聽知道是顧家獨女,回家就跟韓氏商量了。韓氏聽完樂呀,這聊城顧家和曲阜郭舉人的名望,沾上一個就不得了。當即給三個麻將搭子放下話,誰能促成這門婚事賞一萬塊現大洋。沒過三個月,就在民國二十年的中秋節,兩家高調地把婚約定了。韓氏的兩個妹妹、妹夫從上海專程過去作見證,顧太太郭潔薷請了表哥樊仲成做女方的媒人,聊城三大世家就算聚齊了。這時顧心懿還不滿十六週歲,她還不知道也沒認可這場婚約,而事實上那年頭也不需要她做主。

注:①指以泰安大汶口為中心的地域文化,透過對這個地域曾經產生過的文明、遺址,研究其文明程度,影響範圍。②wàn,卍字元常出現在藏語和佛教用語中。③聊城獨有的一種敬神方式,指把微型關帝廟掉在樹枝或石獅子頭頂。④全稱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前身是東昌府簡易師範學堂。⑤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