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溪原本有些難過。
林大人有了長子,她很高興。她只是有些為蕭家七小姐難過。
不過,她早已不是蕭七小姐,而是蕭皇后。
就像林家哥哥,現在是林大人。
蕭溪聽了太后勸她的話,就顧不上自己的悲喜,轉而擔心起了太后。
蕭七小姐沒有等到林家哥哥……
蕭太后,大概也摘不到天上的星星……
皇帝大了,大周不需要垂簾聽政的太后了。
所以太后這幾年才會幽居壽康宮。
蕭溪不知道怎麼開口勸慰太后,便格外細緻地安排太后的飲食起居。
轉過年來入了伏,皇帝如往年一般,浩浩蕩蕩地帶著一眾道士們去了避暑山莊,名為避暑,實為換個山水靈秀的地方煉丹。
太后也如往年一般,在壽康宮裡和太妃們打牌,殿角放著冰,小宮女們輕輕柔柔地打著扇子,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不悶也不熱。
蕭溪沒有如往常一般坐在太后身邊替她看牌,而是在小廚房裡熱火朝天地指揮著下人燉羊肉。
宮裡講究“不時不食”,京都城吃羊肉的時令是秋冬涮羊肉鍋子,從沒有哪家三伏天吃羊肉的……
不過,皇后親自交待了,小廚房裡的嬤嬤和宮女們就都規規矩矩地燉著清湯羊肉。
待到用膳的時候,太后和太妃們扔了牌,移步側殿,看到飯桌上的清燉羊肉後都很意外。
蕭溪一面親自為太后擺著象牙箸,一面介紹道,江浙有吃伏羊的習俗,意在藉著伏天的外熱和羊肉的溫補,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
就有來自江南的太妃附和,還說宮裡夏日冰用得多,正該好好地祛除溼寒。
眾人聽了,都覺得有幾分道理,而那羊肉又的確燉得湯鮮肉嫩,和冬日裡的涮羊肉風味並不相同。一時席間熱熱鬧鬧的,用過膳後人人都出了汗,酣暢淋漓、周身舒泰。
太后難得地多用了半碗湯,飯畢後當場從手腕上褪了個玉鐲子賞給蕭溪,太妃們也都紛紛跟著慷慨解囊,這個解玉佩、那個拔髮簪的。
尤其是越太妃,她的孃家是蜀中鉅富,性子大方爽朗,更是直接把裝著金餜子的荷包塞進了蕭溪手裡,還道:“皇后娘娘莫要嫌我的東西粗鄙,她們原就都笑話我是土財主,我索性就不學著她們打首飾、買字畫了,我啊,只喜歡金子,也只有金子!”
太后和眾太妃又笑了一回,太妃們便漸次起身告退,各自回宮。
越太妃笑吟吟地跨出壽康宮的正殿門後,又停住了步子,回頭對蕭溪道:“不知皇后娘娘可聽說過川渝的紅油火鍋?我覺得比江南的伏羊更能祛除溼寒,娘娘若是能做一回,我就把我宮裡的金子都送進中宮去!”
太后大笑出聲,蕭溪也莞爾,她親自送越太妃出了壽康宮,回殿後一面服侍著太后更衣,一面道:“可惜您和旁的娘娘們都不喜辣,這紅油火鍋越太妃恐怕只能自個兒吃!”
太后卻道:“吃火鍋就是要熱熱鬧鬧的,一個人吃有什麼意思……”
她想了一會兒又道:“川渝那邊似乎有喚做鴛鴦鍋的,你差人去問問,這鴛鴦鍋是怎麼一回事?”
蕭溪恭恭敬敬地應了,心裡有點納悶兒:越太妃和太后的出身、性情都差別很大,故而兩人並不親近,想不到太后竟肯為越太妃費一回心。
納悶歸納悶,太后的吩咐,蕭溪自是一絲不苟地照辦了。
那頓紅油、菌菇鴛鴦火鍋眾人也吃得很盡興,就連不喜辣的太后也禁不住越太妃再三地勸,嚐了片紅油毛肚。
歡聲笑語中,待秋風起的時候,皇帝回宮後例行向太后請安,或許是因為太后心情不錯,她竟然主動問起了皇帝三十壽辰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