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金陵六傑初聚

話到此謝尚政的情緒不禁有些激動,臉上也泛起一陣潮紅,楊應乾似乎已經預感到他要說什麼了。

“本來我們三人商量好去遼東,奈何沒有門路,正巧結識楊兄,聽聞楊兄在永寧的所作所為之後我就知道楊兄定是個做大事的人,所以我三人想去永寧投奔楊兄!”

聽到這話楊應乾還是稍微有些吃驚的,畢竟以他們武舉人的身份,高中之後少說也是個三四品的武官,小小的永寧衛,指揮使也才是正三品的武官,他們到自己手下,恐怕連個五品官都混不上。

“三位兄臺如此厚愛,應乾受寵若驚,只是若去永寧,怕是給不了三位太高的官職。”楊應乾看著謝尚政微笑道。

聞聽此言謝尚政哈哈大笑:“楊兄且寬心,若為官職,我們就去投魏閹了,只要能為國效力,就算為一馬前卒又如何!”

聽到謝尚政的這番豪言,楊應乾的心裡不禁也有些激動,當下站起身:“此番來南京,收穫實在頗豐,得幾位兄臺相助,我永寧衛重振軍風指日可待!”

見楊應乾答應了自己的請求,謝尚政非常興奮,忙起身說將洪安瀾他們幾人找來,大家一醉方休。

當日中午洪安瀾等人齊聚曹府,六人再次喝的酩酊大醉,席間陳子龍的憤青之力再次爆發,非得拉著幾人效仿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幾人扭過不只好照做。

幾人分別報出生辰,謝尚政年歲最大排行第一,楊應乾次之,洪安瀾行三,陳子龍行四,湛濯之行五,秦六郎年齡最小,排行最末,倒是應了他的六郎一名。

結拜完之後謝尚政笑稱古有桃園三結義,今有兄弟六人金陵六傑聚首也算是效法古人了。

那天之後,陳子龍和秦六郎二人便返回家中,沒過幾日便赴京趕考。臨行之時與楊應乾幾人約定若高中必回南京與眾兄弟相會。

之後的幾天,楊應乾跟著曹潤見了他商行下面各分號的掌櫃,楊應乾才真正的感覺到曹潤的生意做得確實不小,不僅在山東、湖廣、河南多省開有分號,就連蒙古諸部都有所聯絡,看來自己的菸草以後是不愁銷路了。

安排好生意的事情之後,楊應乾還特意去晚晴樓和顧橫波告別,約定下次來南京再來向她請教寫字,隨後楊應乾就準備返回永寧衛了,謝尚政三人也早就打點好了行裝,和楊應乾一同返回。

或許是歸心似箭,幾人返回永寧的時候比來時快了很多,只小半天的功夫,就已經趕到了離永寧衛不遠的惠安縣。

進入惠安縣境之後,六人便放緩了馬速,讓人和馬都有休息一下。

謝尚政三人從未到過福建,對福建的人文倒是很感興趣,一路上左顧右盼看個不停。

“二弟,剛才去向眉生姑娘道別,我觀眉生姑娘神情,可是頗有不捨之意呢,似眉生姑娘這等角色,二弟可要好好把握呀。”謝尚政一邊欣賞著周邊的風景,一邊似不經意的和楊應乾說道。

楊應乾當然明白謝尚政的意思,只是顧橫波與他只見過一次面,加上今天才見了第二面,要說這就對他情根深種,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裡。

顧橫波此時對他更多的應該只是敬佩吧,畢竟那兩首詩還是挺唬人的。

況且金陵繁華之地,達官貴人不在少數,有才學有功名的更多,況且自己又遠在永寧,或許下次再來南京時,她以嫁做人婦也說不定,自己當務之急就是迅速讓永寧衛形成一定的戰鬥力,楊應乾模糊記得,天啟年間大明的對外戰爭就沒停過。

楊應乾還未從沉思中緩過來,一陣激烈的打鬥聲混合著兵器碰撞的聲音從前方不遠處的樹林中傳出來。

突然,一個手持長劍的年輕人從樹林中奔出,年輕人似乎是受了傷,渾身是血,腳步有些踉蹌。五名身穿黑衣腰纏紅帶的大漢手持鋼刀緊跟著年輕人竄出了樹林將他圍在了中間。

或許是失血過多的原因,年輕人的抵抗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剛才突發變故時孫大勇和劉大牛便抽出佩刀將楊應乾護在身後,謝尚政三人也是拔出了佩劍警惕的看著前方。

孫大勇還未從軍前在莆田南少林出家,走南闖北,對各地的武功流派頗有見地。

“那個用劍的小子功力不低,應該是個內家高手,放在平時就算是我也未必是他的對手,應該之前遭了暗算才會被這幾個人纏住。”孫大勇緊鎖著眉頭說道。

說話間,年輕人又是中了一刀,隨即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識,其中一個黑衣人正欲補刀,被另一個黑衣人拉住並向楊應乾他們的方向指了指。

這些人似乎是很怕暴露行蹤,在發現自己的行為被人看見之後便迅速的鑽進了樹林,只留下那個年輕人渾身是血的躺在地上生死不明……...